第12部分 (第1/4頁)
閻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先朝政權,未能保全,僅留尊號,至今耿耿。所有優待條件各節,無
論何時斷乎不許變更,容當列入憲法。袁世凱志,乙卯孟冬。
這兩個檔案的內容後來都見於民國四年十二月十六日的“大總統令”中。這個“令”發表之前不多天,我父親日記裡就有了這樣一段記載:
十月初十日(即陽曆十一月十六日)上門。偕世太傅公見四皇貴妃,
稟商皇室與袁大總統結親事宜,均承認可,命即妥行籌辦一切雲。在內觀
秘件,甚妥,一切如恆云云。
所謂秘件,就是袁的手書跋語。所謂親事,就是袁世凱叫步兵統領江朝宗向我父親同世續提出的讓他女兒當皇后。太妃們心裡雖不願意,也不得不從。其結果是,優待條件既沒列入憲法,我也沒跟袁家女兒結婚,因為袁世凱只做了八十三天的皇帝,就在一片反袁聲中氣死了。
我的前半生……二 丁巳復辟
二 丁巳復辟
袁世凱去世那天,訊息一傳進紫禁城,人人都像碰上了大喜事。太監們奔走相告,太妃們去護國協天大帝關聖帝君像前燒香,毓慶宮無形中停了一天課……
接著,紫禁城中就聽見了一種新的響城聲:
“袁世凱失敗,在於動了鳩佔鵲巢之念。”
“帝制非不可為,百姓要的卻是舊主。”
“袁世凱與拿破崙三世不同,他並不如拿氏有祖蔭可恃。”
“與其叫姓袁的當皇帝,還不如物歸舊主哩。”
……
這些聲音,和師傅們說的“本朝深仁厚澤,全國人心思舊”的話起了共鳴。
這時我的思想感情和頭幾年有了很大的不同。這年年初,我剛在奕劻諡法問題上表現出了“成績”,這時候,我又對報紙發生了興趣。
袁死了不多天之後,報上登了“宗社黨起事未成”、“滿蒙匪勢猖獗”的訊息。我知道這是當初公開反抗共和的王公大臣——善耆、溥偉、升允、鐵良,正在為我活動。他們四人當初是被稱做申包胥的,哭秦庭都沒成功。後來鐵良躲到天津的外國租界,其餘的住在日本租借地旅順和大連,透過手下的日本浪人,勾結日本的軍閥、財閥,從事復辟武裝活動。四人中最活躍的是善耆,他任民政部尚書時聘用的警政顧問日本人川島浪速,一直跟他在一起,給他跑合拉縴。日本財主大倉喜八郎男爵給了他一百萬日圓活動費。日本軍人青森、土井等人給他召募滿蒙土匪,編練軍隊,居然有了好幾千人。袁世凱一死,就鬧起來了。其中有一支由蒙古貴族巴布扎布率領的隊伍,一度逼近了張家口,氣勢十分猖獗。直到後來巴布扎布在兵變中被部下刺殺,才告終結。在鬧得最兇的那些天,出現了一種很奇特的現象:一方面“勤王軍”和民國軍隊在滿蒙幾個地方乒乒乓乓地打得很熱鬧,另方面在北京城裡的民國政府和清室小朝廷照舊祝賀往來,應酬不絕。紫禁城從袁世凱去世那天開始的興隆氣象,蒸蒸日上,既不受善耆和巴布扎布的興兵作亂的影響,更不受他們失敗的連累。
袁死後,黎元洪繼任總統,段祺瑞出任國務總理。紫禁城派了曾向袁世凱勸進的溥倫前去祝賀,黎元洪也派了代表來答謝,並且把袁世凱要去的皇帝儀仗仍送回紫禁城。有些王公大臣們還得到了民國的勳章。有些在袁世凱時代東躲西藏的王公大臣,現在也掛上了嘉禾章,又出現於交際場所。元旦和我的生日那天,大總統派禮官前來祝賀,我父親也向黎總統段總理贈送餚饌。這時內務府比以前忙多了,要擬旨賜諡法,賞朝馬、二人肩輿、花翎、頂戴,要授什麼“南書房行走”①、乾清門各等侍衛,要帶領秀女供太妃挑選,也偷偷地收留下優待條件上所禁止的新太監。當然還有我所無從瞭解的各種交際應酬,由個別的私宴到對國會議員們的公宴。……
①行走即是已有一定官職,又派到別的機構去辦事的意思。南書房在乾清宮之右,原為康熙讀書處,康熙十六年始選翰林等官入內當值,凡被選入值者,叫做“入值南書房”或“南書房行走”,這是大臣難得的待遇。
總之,紫禁城又像從前那樣活躍起來。到了丁巳年(民國六年)張勳進宮請安,開始出現了復辟高潮。
在這以前,我親自召見請安的人還不多,而且只限於滿族。我每天的活動,除了到毓慶宮唸書,在養心殿看報,其餘大部分時間還是遊戲。我看見神武門那邊翎頂袍褂多起來了,覺著高興,聽說勤王軍發動了,尤其興奮,而勤王軍潰滅了,也感到洩氣。但總的說來,我也很容易
《我的前半生第二部》 第12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