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憶英魂永鑄,今改換天顏~ (第1/2頁)
小奮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作為陸軍大臣,此時的大山岩腰桿倍直。
手握百萬大軍,老對頭海軍還戰敗了?此時不狂何時狂?
大山岩作為激進擴張派,一直積極推動與明秦對抗。
就算海軍敗了,在大山岩的意識裡,也沒有嚮明秦求和的念頭,至少現在不會。
可是,首相伊藤博文卻有清醒的認識到,能主導明治維新的主力,伊藤博文一直都對明秦帝國有深刻的研究。
日本作為島國,要想實現稱霸世界的夢想,只能全力發展海軍,就像英國那樣。
可是他們不像英國那樣如此幸運,英國人面對的是矛盾重重,四分五裂的歐洲,
而他們日本,面對的是古老強大的明秦帝國!
一句話,日本離天堂太遠,離明秦太近......
“伊藤君!我們不能求和!英國人和米國人的艦隊還沒來,戰爭結果還未知!”
“此時嚮明秦求和,太過急躁了。”
小松宮彰仁親王也不同意伊藤博文的建議。
日本好不容易搭上了工業革命末班車,埋頭奮鬥了幾十年,終於擠上了列強席位,怎麼可以把崛起的希望拱手讓給明秦呢?
不甘心啊,而且,日本還有盟友呢!這次先和明秦動手,都是因為夷州事件,日本不得已,只能獨自面對明秦。
他們只要再堅持堅持,等待英國人和米國人參戰,那還有翻盤的希望!
此時的日本政府,高層一力主張對外擴張,民間也一樣。
他們都知道,日本想要崛起,靠著本土稀缺的資源是無法完成的,只能對外擴張!
但是,民間和政府高層,對於擴張方向產生了嚴重的分歧。
高層一致認為,日本的出路就在明秦。
而民間則是持相反態度,對於威壓幾千年的鄰居,所有日本人都抱有敬畏且貪婪的心理。
只不過民間人士,敬畏佔了上風,政府高層則是貪婪佔了上風。
眼見領導都不支援自己的建議,伊藤博文也放棄了勸說大山岩的想法,轉而說道:
“如果日本要堅持到盟友對明秦發動進攻,那就只能暫時放棄沿海地區了。”
聽到這話,小松宮彰仁親王臉色不好。
這是必須付出的代價,如果選擇了堅守待援,明秦鎮海軍又不會收手,讓日本平平安安等待盟友。
可以預料到,隨著聯合艦隊的覆滅,日本沿海對於鎮海軍來說,就像自留地一樣,想來就來想走就走!
大山岩也不說話了,再激進,他也知道,讓陸軍部隊去防禦海軍,那是自殺!
整個大殿沉默了五分鐘,小松宮彰仁親王作出了決定。
“伊藤君,給沿海發去撤離電報,民眾能走就走,工業裝置能搬就搬!”
“為了勝利,日本只能暫時忍耐一下。”
“還有,會議後,還請伊藤君去聯絡英國人和米國人,”
“還請他們看在盟友的份上,儘快安排艦隊進入亞洲海域和明秦作戰。”
“也希望兩國能儘快給與日本一切物資支援,主要是糧食等生活物品。”
整個日本沿海民眾向內陸大遷徙,一定會讓本來就物資短缺的日本,雪上加霜!
所以,想要日本堅持下去,只能讓英國和米國支援物資了。
伊藤博文一個鞠躬表示明白,小松宮彰仁親王又轉頭對著大山岩說道:
“大山君,陸軍就靠你了,提升戰備等級!”
“在一切明秦可能登陸的地方,陸軍要做好萬全準備。”
大山岩也是一個90度鞠躬。
“親王殿下,是否讓天皇陛下和皇族成員搬離東京,回到京都呢?”
作為保衛皇室的近衛師團長近衛太一郎此時出言建議。
江戶作為沿海城市,倒幕戰爭勝利後,天皇才把權利中心搬到這裡並改名東京。
因為靠海,所以東京的發展一直很迅速,但就現在的情況,靠海意味著危險。
誰也不敢保證,喪心病狂的鎮海軍會不會哪天就來一出炮擊皇宮的戲碼!
要知道,明秦帝國的最高統治者德康皇帝,已經說了不死不休。
聽到近衛太一郎的建議,眾臣都出言贊同,為了皇室的安全,小松宮彰仁親王也點頭同意,皇室全部搬回內陸城市京都。
做好固守待援,或者叫困獸猶鬥的日本內閣,開始轉向國家策略。
《朕即帝國小奮鬥筆趣閣最新章節內容》 第153章 憶英魂永鑄,今改換天顏~(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