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錫克軍團 (第1/2頁)
小奮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個異類就是錫克人!
這是一個典型的宗教民族,完全是由宗教信仰凝聚起來的民族。
錫克人生活在旁遮普邦,主要分佈在印度北方地區,
身材高大,包頭、蓄鬚,魁梧的身材,是錫克族男子的典型標誌。
可以這麼說,如果把印度次大陸比作歐洲,錫克人就是阿三中的普魯士。
他們自尊心強、倔強高傲、不苟言笑、缺少幽默感,有尚武傳統,作戰驍勇!
這和他們信仰有很大的關係。
錫克教反對偶像崇拜,和繁瑣的祭祀儀式。
寺廟裡不供奉任何神,只供奉聖典。
錫克教反對種姓制度,呼籲人人平等,沒有貴賤之分,
不是主張人們逃避社會,而是要人們積極參與社會生活,從事社會勞動。
錫克教有4項嚴格教規:禁止吸菸;婚姻神聖,一夫一妻,不拜偶像!
這裡面的很多信念和重視忠義的東方人比較接近。
錫克人不允許看見教友落魄而不聞不問。
倘若一家錫克人遭遇天災人禍傾家蕩產,周圍的錫克人都會伸手相助,絕不會眼看著他們淪為乞丐。
他們非常團結,維護教徒的利益,如果一條街有10家商店,其中一家是錫克人開的,儘管這家店小、貨品不全,但附近的錫克人還是隻去這家店買東西,不去其它店購物。
他們寧願被人指為保守、狹隘,也不願“肥水流入外人田”。
擁有如此信仰的錫克人鄙視不勞而獲和乞討,對偏門左道,偷騙撒謊等絕對看不過眼!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講究平等,男女都一樣!
要知道,在充滿各種歧視的阿三中,他們就像一股清流。
莫臥兒王朝在征服印度北部的時候,針對錫克人不斷的打壓,
這讓他們逐漸發展成為一個帶有軍事化色彩的民族,
從他們的名字中就能看出來,錫克男子常常用“辛格”為姓,這是獅子的意思。
牛牛在殖民吞併阿三的過程中,針對桀驁不馴的錫克人,發動過了兩次戰爭。
第一次錫克戰爭,牛牛透過收買印軍高層,還在自身損失慘重下,才算征服了錫克人。
而沒過幾年,因為牛牛的過度壓迫,錫克人大規模起義!
戰爭持續三個月,同樣在付出慘重代價的前提,錫克人才算被打服了。
要知道,當時的英軍手持各種先進火器,
而錫克武士往往身著藍衣,頭巾高聳,手持刀劍盾牌。
憑藉著自己的勇猛和無畏生死,他們在戰後贏得了牛牛的尊重,
一方面取消了很多針對錫克人的壓迫法律,
另一方面開出大價錢,徵召他們進入英軍。
只有錫克人才會包頭巾,其他阿三可不會。
馮子材的1萬衝鋒部隊,迎頭碰上了8000負責防守申布林一線的錫克人軍團。
在付出遠比攻克其他三哥部隊駐守陣地更大的傷亡,衝鋒的帝國士兵衝進了塹壕。
近身肉搏同樣是錫克人的拿手好戲。
兩軍在塹壕內殺聲震天,怒吼伴隨著鮮血揮灑。
這些身材高大,包裹頭巾的錫克人士兵,
明顯讓帝國士兵感到了不適。
要知道,帝國軍隊對上三哥組成的殖民軍,往往都是1:15~20的戰損比,
而且,普通的三哥殖民軍根本沒有勇氣和帝國士兵近戰!
可這支防守殖民軍卻和帝國戰士打的有來有往,絲毫不見退縮。
後方的馮子材將軍,眼見局勢焦灼,不得不加派5000人支援正在作戰的部隊。
透過一個多小時的慘烈肉搏,8000錫克軍團百分之九十五戰死,其餘也身負重傷被俘,帝國同樣付出了3689人傷亡的代價。
這個戰損已經不得了了!
就算牛牛最精銳的本土部隊也打不出這個成績。
這個結果讓有些輕視殖民地軍團的馮子材轉變了思想。
三哥中還是有能打的!
馮子材命令前線士兵,對受傷失去戰鬥力的錫克人進行救治。
不得不說,他們的表現得到了帝國軍人的欽佩。
由於正面防線是重中之重,謹慎的卡倫納才把6萬錫克軍團全部放置於此。
得知這個訊息的馮子材不敢大意,調來炮兵
《朕即帝國小奮鬥筆趣閣最新章節內容》 第190章 錫克軍團(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