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豫地戰局 (第1/2頁)
白馬嘯秋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周泰和周乾聽聞林豹離開,傷心了好久。但事已至此,他們也無可奈何,畢竟此刻誰也不知道這個時候林豹已經到了哪裡。
袁成之前積累的功勞終於有了回報,朝廷的任命書到了,他被正式提升為舞陽縣令。但大概是對他武人的身份不太認同吧!雖然由其擔任了縣令,但卻從別處調來了一個文官擔任舞陽縣丞,以監管於他。
月有圓缺,福無雙至。總體而言,結果還是挺好的。
除此之外,袁成擔任縣令之後,巡檢一職就空缺了下來。在眾人商議之後,張虎幸運中彩,由一個鄉勇直接被提升為了巡檢,成了朝廷命官。
這裡就涉及到一個用人的問題了,張虎『性』情急躁,作戰勇猛,是不可多得的衝殺將才。但由其擔任巡檢,在周顯看來,卻真的是有點為難他了。巡檢之職,身肩守城重任。而他謀事不細,更不懂得如何調配指揮。如果讓其守城,說不一定他會第一個就衝殺了出去,以圖個人痛快。
張虎的這種『性』格,如果放在戰場之上,是每個領軍之將都會喜歡的先鋒,但他確實不據有那種統籌的才能。在鄉勇團最初任命的五個旗長中,張威已經戰死。在剩下的王『毛』子、李開、張虎、趙勤四人之中,周顯更傾向於趙勤來擔任這個巡檢。
但趙勤身材矮小,不善拼殺,在戰場之上做的都是幕後指揮,表現遠不如張虎驚豔。袁成看到了張虎的勇猛,卻沒看到趙勤的功績。就算周顯提出,恐怕袁成也不會想起有這麼一號人在。
況且趙勤『性』格太冷,遠不如張虎和周顯關係更密。因而,雖然知道趙勤是最好的選擇,周顯也沒有對袁成提出任何異議。只是在私下裡取出了一些銀子賞賜於趙勤,並且慢慢在鄉勇團豎立他的威信,逐漸將他變為除自己和李開之外的三號人物。趙勤感恩戴德,對周顯更是言聽計從,做事也賣力了很多。
無論是剿滅楊四,還是配合李振聲剿滅扒山虎和紫微星兩股匪寇,周顯和袁cd得了不少好東西,包括駿馬、鎧甲、銀子之類的。在周顯的提議下,袁成拿出部分銀子救濟災民。剩下的部分銀子,就從那些災民中招募青壯補充縣兵和鄉勇團。
因為是在災年,只用給他們少量俸祿便可讓他們歸服,因而事情變的容易很多。很短時間內便招募了不少符合條件的青壯。縣兵的規模擴充套件到了一千五百人,而鄉勇團也由三百人被提升為一千人。
為了助袁成拿下縣令一職,周顯將剿匪的一切功勞都讓給了他。因此,袁成內心可能感覺有愧於周顯,對他的的要求無所不應。因而鄉勇團無論是裝備,還是其他的都比以前好上了很多。
周顯甚至從袁成那裡討要了一些火銃手,按照兵書上對戚家軍的記載進行了一些排練。規模不算很大,且有很多不完備之處,但效果整體看起來還算勉強可以。少了林豹的指導,一切都是由自己不斷『摸』索而來。雖然緩慢,但周顯相信,只要多給予一點時間,自己絕對可以將他們訓練成軍。
崇禎八年的新年在一場小雪後如期而至,似乎預示著來年會有一個好的收成。這是周顯在這個時代過的第一個春節,顯的稍微有點冷清。舞陽城中每天都有人凍餓致死,屍首被人抬著扔到城外,匆匆掩埋。
豫南的災情本比豫北輕上許多,而這裡都是如此,更不用說其他地方。袁成清理出舞陽城中所有的空置房子,將災民全部集中到一起,每天供應一定量的熱粥,用以保全大部分人的『性』命。大概是因為如此,舞陽城從始至終,沒有產生太大的混『亂』。
天災持續,而人禍亦是不斷。
被困在車廂峽內的闖王各部逃出生天之後,如龍入大海,先是在陝甘地區連破十數州縣,然後再次東出入豫。豫北的災民在了無生路的情況下,紛紛投靠他們。在很短時間內,便重新聚集了數十萬之眾。他們在闖王高迎祥的率領下破東州,下靈寶、拿汜水,最終在新年的第五天攻取了豫北軍事重鎮滎陽。
群臣紛紛彈劾陳奇瑜,最後導致他被削籍戍邊,職位被洪承疇所取代。洪承疇軍事能力出眾,連敗農民軍,和朱大典一起率部入豫進剿。
農民軍十三家七十二營會師滎陽,商議如何抵擋。當時各部農民軍心懷驚恐,多有畏懼之心,久而未決。在關鍵時刻,闖將李自成拔劍而起,大聲道:“一人拼命,十人莫敵,而況十萬眾乎!”最終定下了將十三家人馬分為幾部,分頭迎敵,相互策應的作戰方案。
有的向南,阻擋四川和兩湖的官兵;有的北進,扼守黃河,阻擋山西來兵;有的西去,在崤函山中步
《歷代駙馬結局》 第九十三章 豫地戰局(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