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執與著 (第1/2頁)
代號33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因著鎮江焦山上,沙裡密慘遭不測,悟虛的突兀出現,沈昌岐為了安撫敖厲嵊、敖狂等人,開脫悟虛之嫌,出言挽留悟虛暫且做客幾日。-叔哈哈-悟虛知道了金剛密了義生死佛珠的威力,又有觀音菩薩傳下的海音螺,倒也不怕,便領了沈昌岐的一番好意,與其一起乘七彩龍舟,太湖一遊。
那敖青、敖厲嵊、敖狂三人,則各自離去,處理諸般事宜。
萬里晴空之下,太湖煙‘波’浩瀚,雲蒸霧騰,七彩祥光萬道。悟虛與沈昌岐相對而坐,心中不由暗暗稱奇:這龍王三太子,敖無畏,經過東極島之劫難,似乎消去傳聞中的暴戾脾‘性’,舉手投足之間,氣度不凡,不急不躁,頗有點名士風範,只不過顧盼之間隱隱透著些‘陰’狠,想必是轉修鬼道功法的緣故。
沈昌岐,長髮束‘玉’冠,一身金絲蟠龍出雲袍,白皙面容泛寒‘露’,深綠雙目‘射’金光,望著悟虛,緩緩說道,“悟虛大師,據本王所知,廬山六峰已經漸漸有禁制開啟,奇珍異寶顯‘露’,功法典籍出世。本座要是如大師這般逍遙自在,早就上山,尋覓仙緣去了。”
“然則,三太子,卻又為何逗留人世間呢?難道那無上大道,也比不過這眼前世俗權位?”悟虛合掌反問。
“呵呵,”沈昌岐低聲笑道,神情說不出的灑脫,“敢問大師,何為魔?”
佛經說常常提到魔,大涅經中提到魔王‘波’旬‘逼’迫要求世尊涅,楞嚴經中提到五十‘陰’魔。有指代惡人,也有比喻求佛之路上的苦難。後人引申,要或統稱一切不好的事物,或泛泛而指心中不順。沈昌岐所問的魔,顯然便是這最後一種。
悟虛合掌道了一聲阿彌陀佛,示意自己願聽其詳。
沈昌岐,便又說道,“本王在東極、桃‘花’諸多島,歷經生死,九死一生,死裡逃生,勉強修成鬼身。回想種種,心中意難平。若是就此上廬山,恐怕心魔難消。”
悟虛便答道,“三太子既然歷經生死,便應當知道人世間種種,正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沈昌岐,笑而不語。
忽然,微風咋起,遠處一隻白鷺,貼著水面掠過,帶起一絲漣漪,隨後飛隱於漫漫雲霧之中,湖面復如鏡。
沈昌岐,便‘吟’道,“白鶴隨風自茲去,一湖秋水送漣漪。生生死死觀此鏡,總有因果照雲起。”
沈昌岐,這四句詩。前兩句,說的是方才情景。白鶴掠過,湖水漣漪。後兩句,緊接著融理入景,自己歷經的生生死死,本心還是如平鏡湖面,但其中種種,卻是如同湖水之氣升騰成雲一般,有著因果關係,喻指自己歷經劫難之後,以真人四層修為境界還不上廬山,逗留在人世間,也是因前因而有後果。
因何前因?
”本王在東極、桃‘花’諸多島,歷經生死,九死一生,死裡逃生,勉強修成鬼身“
所以,沈昌岐要復仇,要還債。復仇,害他殺他之仇;還債,助其死裡逃生修成鬼身的債。
這是悟虛的理解。悟虛此刻,還不知道沈昌岐反過來吞噬了龍王三太子的神識,還以為面前之人便是真的龍王三太子。
悟虛,點點頭,表示理解,沉‘吟’片刻,卻又說道,”東海妖盟在人世間的勢力,幾乎已經被拔除一空。三太子此仇,若是還想報,便須得上廬山。至於上廬山之後,是去‘陰’罡峰,還是羅剎峰,小僧倒是覺得,不妨選羅新順之鋼鐵世紀剎峰。畢竟,三太子如今是鬼道修士。“
沈昌岐,嘆了一口氣,知道悟虛不知道自己的真實身份,方有此說。也不駁斥,只是搖搖頭,緩緩說道,”不瞞大師笑話,本王歷經生死,卻沒有看破紅塵,說四大皆空,反倒是由此覺得這人世間,有太多不平之事。小到偷盜搶劫、‘逼’害無辜,大到苛政暴捐、酷刑冤獄。總須得有人替天行道。本王不才,願盡力而為。這便也是本王心中的魔。“
悟虛一愣,隨即合掌恭聲道,”原來如此。三太子,倒是於生死間起了慧根。一念成佛,一念成魔。三太子若是真有此心,魔便是佛。是佛是魔,只在一念之間。“
沈昌岐,又搖搖頭,復又望著悟虛,說道,”慧根談不上,但本王如今行事,總是不離因果二字。若是離了因果,無論是做人做妖,還有什麼意思?佛‘門’之中,不也最重因果麼?“
“阿彌陀佛,”悟虛頓首,“佛‘門’確實看重因果。所謂眾法皆空,因果不空。菩薩畏因,眾生畏果。但因果糾纏,遂至生死流轉,苦海無邊,三太子何不放下屠刀,立
《大明佛教》 第264章 執與著(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