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2部分 (第1/4頁)

撲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個“驅逐出境”的判決,立即遭到西亞利奈的反駁。律師鄭重宣告,法庭要尊重事實,確定每隻老鼠的罪行,然後區別對待,絕不能一概而論。法庭無可奈何——這場官司以老鼠勝訴而告終。

據傳,我國也有過一起鼠案。明代嘉靖年間,一個太監想譏諷一名御史,便縛一老鼠前往告曰:“此鼠咬我衣服,特擒來請御史判罪。”御史略一思忖,果斷判曰:“此鼠若判笞杖、放逐之罪,則太輕;若判凌遲、絞斬,則太重。本官決定判它宮刑。” ——太監就這樣討了個沒趣。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鼠與文學

在我國文學作品中,晉人郭璞的《飛鼠贊》,活脫脫寫出了鼠之飛姿:“或以尾翔,或以髯凌。飛鳴鼓翰,倏然皆騰。”

然而,老鼠畢竟有太多的“缺點”,它猥瑣鬼祟,恰似人中孬種,因而我國《詩經》的《相鼠》和《碩鼠》兩篇,都以鼠興人,刻畫出了天下貪官汙吏和無恥之徒的卑劣貪婪和兇殘狡詐。《碩鼠》雲:

(譯詩)

碩鼠碩鼠, 大田鼠,大田鼠,

無食我黍! 甭想再吃我的谷!

三歲貫女, 三年把你養得肥,

莫我肯顧。 你卻不把我照顧。

逝將去女, 何時才能離你去,

適彼樂土? 到那安樂好國土?

樂土樂土, 安樂國啊安樂土,

爰得我所? 我的歸宿在何處?

……

唐代詩人曹鄴的《官倉鼠》,同《碩鼠》有異曲同工之妙:

官倉老鼠大如鬥,見人開倉亦不走。

健兒無糧百姓飢,誰遣朝朝入君口?

在散文方面,《晏子春秋?內篇問上》也以社鼠比喻小人,意義深遠。齊景公問晏子:“治理國家,最害怕什麼呢?”晏子回答:“最害怕躲在社廟裡的老鼠。”景公又問:“這是為什麼?”晏子再答:“社廟是把木料捆紮起來,再塗抹泥土修成的,老鼠在裡面打洞後,躲藏起來。人們想用火去燻鼠,又怕燒壞社廟,想用水去淹鼠,又怕沖壞社廟上的泥土。這些老鼠之所以不能被殺滅,是因為它們躲在社廟裡啊。國家也有這樣的老鼠,他們就是國君左右的小人。對內,他們蔽善揚惡,欺騙國君;對外,他們獨斷專行,壓榨百姓。不誅滅他們,國家會亂,而要誅滅他們,他們卻又被國君庇護著、厚愛著,這些人也就是國家的社鼠。”

此外,柳宗元的《永某氏之鼠》,大聲譴責了那些“竊時以肆暴”的胡作非為之人;蘇軾的《黠鼠賦》,講了一個老鼠身處絕境而機警逃身的故事;蒲松齡的《大鼠》則向人們指出,要用“彼出則歸,彼歸則復”的軍法來剿殺老鼠。這些歷史名篇不僅在文學上,而且在思想道德上,都對中華民族產生過潛移默化的影響。

在外國作家中,伊索的寓言《老鼠開會》、匹諾脫的寓言《老鼠和大象》,可謂家喻戶曉、膾炙人口。《老鼠開會》說:一群老鼠開會,討論怎樣通知大家貓來了。在許多建議中,最受歡迎的是在貓的脖子上掛一個鈴鐺,這樣老鼠聽見鈴聲,就可以在貓到來之前躲進洞裡。可是在進一步討論誰去把鈴鐺掛在貓的脖子上時,卻沒有哪一隻老鼠敢去做這件事情。

漢語中與鼠有關的四字詞語形象生動,大多姓“貶”:鼠牙雀角、鼠目寸光、鼠目獐頭、鼠肝蟲臂、鼠竊狗偷、鼠竊狗盜、鼠腹雞腸;十鼠同穴、十鼠爭穴、老鼠見貓、老鼠過街、兩鼠鬥穴、投鼠之忌、投鼠忌器、社鼠城狐、窮鼠齧狸、狐鼠之徒、首鼠兩端、首鼠模稜、捉鼠拿貓、梧鼠之技、擲鼠忌器、貓鼠同眠、偃鼠飲河、器鼠難投;蟲臂鼠肝、抱頭鼠竄、虎頭鼠尾、狐奔鼠竄、狐憑鼠伏、狐潛鼠伏、狗偷鼠竊、狗盜鼠竊、賊頭鼠腦、賊眉鼠眼、狼奔鼠竄、狼貪鼠竊、掉頭鼠竄、雀角鼠牙、蛛絲鼠跡、獐頭鼠目;以狸餌鼠、以狸致鼠、目光如鼠、進退首鼠、孤雛腐鼠、城狐社鼠、膽小如鼠、掘室求鼠、羅雀掘鼠。

漢語中含“鼠”的俗語數量可觀,也頗風趣:老鼠過街,人人喊打;一隻死老鼠壞了一鍋湯;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粥;滾湯潑老鼠,一個也跑不了;貓哭老鼠,假慈悲;老鼠尾巴生瘡,有膿也不多;腰裡掖個死耗子,冒充打獵的;蒼蠅找烘缸,老鼠找米倉;老鼠拖木鍁,大頭在後邊;鼠擺尾巴——小玩藝兒;老鼠鑽風箱——兩頭受氣;鼠舔貓屁

《生肖狗最近新訊息》 第2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