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1. 一、大火 (第1/2頁)

屋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西王母》最快更新 [aishu55.cc]

安青鸞站在賈家祠堂門外特意留著的百年古樹之下,冷眼看祠堂內兩名一身黑的男人四處潑灑燈油。

賈家祠堂在S市郊區地帶深處,被各種作物稀疏的農田、長得歪七倒八的乾瘦小樹組成的小樹林、雜草比人高的小山坡包圍,需要駕車駛過一段不算平整的爛泥路,九曲十八彎,又繞又顛簸,而後才會駛入由賈家修建的水泥小路,四平八穩,彷彿回到了市區的路上。

再兜兜轉轉約莫十五分鐘,會去到一大片平地,四周種滿筆直莊嚴的雪松,用樹木的有無構造出一個入口,進入,就是賈家祠堂的範圍。

安青鸞聽說賈家祠堂已經存在於此處兩百來年,是座老古董。但祠堂當年的模樣不可見了,賈家祠堂隔兩三年就小修一下,隔三五十年就從上到下大修繕一番。

每一代賈家的當家人都會在自己的身份寫進族譜之後,出資翻新賈家祠堂,又因賈家的資產是代代劇增的,翻新的動靜一次比一次大,這隻有一層的建築被修得無比恢宏宛若宮殿。

到如今,賈家祠堂已成了郊區唯一值得一看的景點。

原是一座古樸的木石建築,世代居住在附近的賈氏族人共同出錢出力建成的,後來賈氏中的某一脈外出做生意掙得盆滿缽滿,還很大方地出錢改善家鄉環境,再後來,這一脈成了賈家的主脈,當家人成了賈家的族長,逢年過節需要到賈家祠堂主持祭祀,而家族的其他分支,部分留在原地,部分散落天南地北。

安青鸞到過這裡幾回,天光正好的時候看這棟建築才能發現它那威嚴的美。

門口有兩座兩米高的石獅子立於十八級石階前,拾級而上是四根雙人合抱的石柱,過了門廊是漆黑的雙開大門,木石大門,極重,需要兩人合力才推得開。裝飾亦用心,雕樑畫柱,連牆面上也有大塊浮雕,龍鳳麒麟與各種典故被固定在建築中。

屋簷蓋深灰色瓦片,屋脊上全是形態各異的神獸。

它們被製造出來,年年歲歲蹲守此處,妄圖守住賈家的財富和安寧。

祠堂內部是不被允許進入的,安青鸞沒有踏入過裡面,也不想踏入。

她對別人家的牌位和香火毫無興趣,對別人家的族譜更是不在意。有些東西如果以記憶或是某種文化形式存在,那麼它們是可愛的,且是值得紀念的,但如果以實質的形式存在,那麼它們是可以被破壞的。

附近仍住著一些和賈家人遠得幾乎沒有血緣關係的窮親戚,賈家會給這些窮親戚一點錢,讓他們幫忙照看祠堂,平日過來添添燈油,掃掃地,擦擦桌子,上上香。

那些老人一般是早上五點左右就醒來活動,安青鸞和黑衣男子的動作必須快一點。

兩名黑衣男子將祠堂內的各個角落灑滿燈油,快步走出。

安青鸞看了他們一眼,又往祠堂右邊的一角看去,那裡裝了攝像頭,表面塗滿了乾結的鳥糞,什麼也拍不到。

一名男子手裡提著兩桶燈油,另一名男子空手而出,在地上撿起一塊石頭,往祠堂內瞄準,用力扔去。

一盞長明燈被砸倒,其上小小的一點火種落在燈油的世界裡,瞬間成燎原之勢,火焰的腳步無比迅速,仿若千軍萬馬,佔領了祠堂內所有空間。

安青鸞對燃燒的效果挺滿意,點點頭,繼而低聲吩咐:“外面也燒了。”

離她較近的男子說:“這種材質燒不透。”

安青鸞聽了無甚波瀾:“沒關係,你們負責放火就行。”

兩名男子開始往建築外牆澆燈油,地上撒一點,牆上潑幾道,而後撿了根小樹枝引火,隨手扔下,裹著油的外牆也在剎那間被火焰席捲。

屋內火勢太旺,從門口往上竄,也從屋簷的邊邊角角往外溢位。

“轟隆”巨響,屋頂坍塌,數道火舌在夜空中膨脹如巨獸,舔舐著蒼茫夜空。

安青鸞拿著手機記錄面前的一切,對著漆黑的螢幕說:“千齡姐你看,全都燒起來了。”

無人回應安青鸞,只揚聲器傳出碰杯的清脆響聲,很輕,在洶湧的火焰肆虐而發出的低吼中幾近不聞。

賈千齡在和馮嶽喝酒,慶祝這場大火。

賈千齡是安青鸞的老闆,是下令讓安青鸞在賈家祠堂縱火的人。

昨天中午,賈千齡的名字才被寫進族譜裡,並且名字之後帶上了當家人的名號。

不到十二個小時,那本一直安放在賈家祠堂內的族譜被燒成了灰燼。

《西王母瑤池在哪個地方》 1. 一、大火(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