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52章 督練鴛鴦陣 (第1/3頁)

甘莊柳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於是,按照梁太尉吩咐,不拿什麼尚方劍,也不自作主張發什麼號施什麼令,入得宮去,先拜見了宇文統領,與他商議大內習練鴛鴦陣法之事。也算是表明個態度,以免產生誤會。

宇文統領道:“習練鴛鴦陣法是陛下旨意,李將軍統一調派即可,不必找我商議。\"

我笑道:\"大內練兵,當然是聽宇文大統領的,李某怎敢獨斷?\"

宇文統領道:“那李將軍以為如何練兵為好?”

我笑道:“昨夜探望梁太尉病情,順道請教練兵之事,殿帥以為,一切聽從大統領安排!”

宇文統領面露喜色,看來知宇文統領者,梁太尉也。他面露喜色之後,便道:“既然殿帥已有安排,那便謹遵殿帥差遣。不知可否將練兵校場設在外城,大內禁軍可分批輪訓,以免喊殺之聲驚動陛下。李將軍以為如何?”

我笑道:“一切全憑大統領安排。李某隻管教練鴛鴦陣法,不敢自作主張。”

宇文統領大笑道:“李將軍爽快之人,如此甚好。那便由尉遲統領與李將軍共同督軍。如有不聽號令者,李將軍可拿尚方劍斬之!”

我知道這只是試探之辭,便笑道:“大內禁軍乃陛下親兵,大統領以治軍嚴格著稱。況有尉遲副統領在場,誰會不聽管教!”

宇文統領笑道:“李將軍是個明事理之人,如此便罷。明日便叫尉遲統領率軍至外城校場,望多多教練!”

我起身抱拳道:“好說!李某明日便在外城校場恭候尉遲副統領。”說罷,告辭而歸。

宇文統領心滿意足,親送我至大內軍營門口,便由其手下侍衛送我出宮。

回殿前司後,我便將宇文統領所言如實稟報梁太尉。梁太尉即面露失望之色,道:“禁軍乃陛下倚仗,本該重點打造,誰料……既如此,便罷。李帥切莫違拗為佳!

我起身抱拳道:“末將謹遵殿帥吩咐。”說罷,告辭而歸。

派侍衛宣城外騎軍驍騎軍指揮使關猛來見,商議明日外城校場練兵之事。我的想法是,為快速督促練兵,先從上次參與比武閱兵的騎軍驍騎軍400名步軍、100名騎軍中,抽調1個步軍大隊(其中大隊長1人、擂鼓手1人,下轄11個小隊,每小隊12人,合計134人)、1個騎軍大隊(大隊長1人,騎軍50人,合計51人),馬步軍共計185人。

騎軍驍騎軍指揮使關猛得我之恩,提拔重用,自然聽從調令,領命而去。次日,關猛領兵與我在外城校場會合。距離上次比武閱兵只有幾天時間,抽調的驍騎軍這些官兵也都是上次參與比武閱兵之人,素質較高、業務嫻熟。大內禁軍到來之後,驍騎軍立即開展演練展示,大內禁軍圍在場邊觀摩。

觀摩結束,我叫關猛像我上次給他們講解傳授的一樣,將抄寫好的鴛鴦陣法發至禁軍大小軍校手裡,開始講解。關猛還結合上次自己比武練兵的經驗教訓,講授了自己的切身體會。他的講解比我上次講解接地氣得多。禁軍將領本來多是讀書人,看了演練,聽了講解,很快便明白練兵之法。

也許您認為,大內侍衛都是飛簷走壁、以一敵百的高手。但事實上並非如此,這只是武俠劇的誇張手法,這些被許多人崇拜的大內侍衛,只是一群身強力壯且武力值高於常人的青年官兵而已。

北宋大內侍衛的這種稱呼,其實是來源於武俠劇。事實上,所謂的大內侍衛,應該叫宿衛禁軍。他們的任務就是保衛皇宮以及皇家成員,尤其是皇帝的安全。這批部隊是由皇室直接管轄的精銳部隊,他們都是從全國軍隊中優先選拔出來的人才。據說,在北宋初期,這些所謂的大內侍衛,是由宋太祖趙匡胤自己訓練出來的。

為什麼會是皇帝自己訓練出來的呢?這就要從宋太祖趙匡胤的出身說起了,這位開國皇帝武將出身,他自身的武力值就非常高,所以,他為了能夠讓自己的安全得到保障,就親自培訓了一批高手用來保護自己。這批大內侍衛的勇猛之處,在一些野史之中,還用了一個小故事來進行襯托。

據說,曾經有人給宋太祖獻上猛虎,趙匡胤對此十分高興,當即就賞給了老虎一隻全羊臂,只是不知道為什麼,這隻老虎吃著吃著,就被這個食物卡住了。當時,老虎如果得不到及時救助,那麼它可能就會當場死去。面對這樣的情況,當時,根本無人敢去“虎口拔牙”。但是,如果老虎死去,那宋太祖一定會大發雷霆。就在這危急時刻,一名大內侍衛挺身而出,捲起袖子,伸手就把老虎嘴裡的骨頭取了出來,這樣的膽識確實令人欽佩。這個故事的真偽

《梁山不夜城開放時間》 第52章 督練鴛鴦陣(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