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7 章 各行祖師zv (第1/8頁)
南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天幕的話讓整個大宋君臣臉色都不好,他們雖不明白什麼叫奧數題,但學霸與學渣的字義他們還是懂的。
後人說話忒難聽,黃河之患是他們一朝禍害的嗎?
不是,但大宋治河之心遠超漢唐!
【說學渣前先看組黃河決口平均資料:
戰國秦漢平均決口間隔年限為411年/次;
三國隋唐平均決口間隔年限為1715年/次
五代、宋、元平均決口間隔年限為447年/次;
數值從1715變為447,兩者決口間隔差異實在太大。
五代時期天下一團亂,除了給黃河人為決口添堵外,修繕河道屬夢中工程。
所以宋朝面臨的黃河水患問題,是承唐末疊加五代的治理問題。
黃河水患加上人為加油,自宋立國之初,黃河決口溢位記載不絕於書。
自乾德年間起,黃河連續五年決口。
其中乾德三年黃河連續三月給趙太祖砸出五重決口驚喜:先大決濮陽,又決陽武、鄆州、澶州。
總之黃河奔騰如野馬,帶著水患在黃淮平原上隨意撒歡】
明
朱元璋眉心深深擰起:撒歡?那是要命的河患,豈能叫撒歡?
輕浮、不端重!
他就是因為天災散家,不得不出家做和尚保命。
其中血淚辛酸,也只有他自己知曉。
後人調侃帝王打趣他,他都能忍,但她拿毀人命的災患做輕浮之語,他忍不得,水患代表著人命!
朱元璋抽刀往前一砍,除了帶出赫赫風聲外,絲毫影響不到天幕講述。
【宋太宗時期一年秋七月,黃河溫縣、滎澤、頓丘口三連決,造成中原一片澤國。
八年五月,黃河直接南下短暫入淮,其破壞力不用多談。
從宋太祖到宋太宗太平興國年號結束,史書上只有9年沒有黃河明確決溢記載,其他年份大都是多處潰決,到處氾濫。
從真宗開始黃河開始多河道發展,向南流走泗水、淮水;向北流入廣濟河、五丈河、濟水河三河河道。
黃河自多河道起,水患就開始頻頻,僅真宗一朝大型決口就達七起,因黃河含沙量巨大,如黃龍奔騰不休,百姓把‘濁河’改名為‘黃河’】
宋
趙匡胤鐵青著臉命人記下黃河決口時間,心中不斷自問:“難道上蒼要絕他大宋?”
他趙匡胤平江南定吳越,甚至想要北上收復燕雲十六州,安天下之心。
為什麼後人要特意點出大宋治河?
即使後人為描補河患之責不全在大宋,又有什麼用?
時人不會細究緣由,只會怨恨朝廷治理不力,若遼國再橫插一腳…趙匡胤神情陰沉,手復握成拳地下令:“把趙普找來。”
頓了頓又連續點出幾位重臣武將,讓人召集進宮議事。
如何穩住大宋根基已成要緊之事!
【宋仁宗時期黃河決商胡埽(黃河排第三的重大決口),這次決口達到五百五十七步(近700米),直接衝出一條河道商胡道北上連線宋遼邊界,給宋遼修出一條高速水道。
這時黃河災患不僅涉及民生,也牽連到國家國防問題,所以治理黃河成為頭等大事,其重要程度與治國並肩,只要黃河寧,天下就太平。
但黃河該怎樣治理就成了難題。
最初宋廷暫宜少待之,指暫不堵口,百姓受災無法服役修河,先讓百姓緩緩積蓄力量再行整治。
結果三年之後郭固口決口,宋廷開始做治理黃河考卷】
天幕展出黃河河道輿圖,秦始皇劉徹等帝王挑眉:遼國可以順河南下,但宋人也可以乘船攻打遼國,多好的河道怎麼非要它東折?
多好的北上機會,宋人竟然把握不住!
【宋廷君臣共交三次答卷來回答現實問題:是維持黃河北流呢?還是讓黃河回河東流!
第一次:宋仁宗時期
以宰相富弼、文彥博為代表的東流回河派vs以歐陽修、周沆為代表的維\穩北流派。
但是東流派裡又給出了兩個方案:
1把黃河引回東漢遺留下的京河故道;
原因:現在黃河流通的商胡道經常氾濫成災,對百姓國家造成巨大壓力,讓黃河全河之水東還故道,同時把黃河退路堵住(如商胡道)解決水患北流問題。
2修條大宋版‘邗溝’排水。
《秦皇漢武看我校歷史作業評選筆趣閣南漳》 第 127 章 各行祖師zv(第1/8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