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景星鳳凰(二) (第1/2頁)
雁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大明望族》最新章節...
西林禪院,位於華亭縣縣西五里小崑山。()
禪院雖也是佛家之地,可同寺院不同。寺院不管規模大小,都設佛殿,接受四方信徒香火;而禪院除非規模大、傳承久遠的,否則多隻設法院,供僧徒學法宣法。
後世大陸禪院文化衰敗,在港城卻發達起來,港城僧徒有限,可俗家居士的數目頗多。沈瑞少年時,也曾多次隨宗老往青山禪院聽禪,因此對於禪院他並不陌生。
眼前所見,與他印象中的禪院不能說截然不同,可也有很大差別。
小崑山,高不過二三十丈,從山腳伸延著青石臺階,直至山頂。山腳下散落著幾塊麥田、菜田,其中耕作的不是佃戶,而是穿著灰袍的僧侶。
看來禪院裡僧眾信徒的生活,自給自足,並不使人出去話緣隨喜。
沈理同妻子交代幾句,讓謝氏在馬車裡稍等,隨從也都留下,只帶了沈瑞一個,兄弟兩個沿臺階而上。
走過幾百節臺階,兩人便走到山頂。山頂地勢十分緩平,入目便是一組白牆灰瓦的建築,若非大門上掛著匾額,書著“西林禪院”四字,沈瑞幾乎要以為走錯地方。
這是禪院?連山門都沒有。看著同尋常人家並無不同。
沈理道:“這本是陸家別業,德衡公晚年曾在此學佛,後設了禪院,接待十方僧徒。”
松江陸家,亦是松江大族。此陸家,並非出自眾所周知的吳郡陸氏,族譜上能追溯的歷史不過百餘年。始遷祖就是德衡公,從國朝開國落戶松江,傳承至今不過幾代人。
在松江地界,沈家、賀家算是一等人家,陸家、章家、邵家、顧家、徐家、郭家等算是二流,其中陸家聲望不亞沈、賀兩家,只是因子嗣不繁,才淪為二流。實際上陸家的實力,並不亞於沈家、賀家,因為這陸家與章家互為倚助。
當年陸德衡曾入贅章家,後雖迴歸本姓立戶,可繼承章家香火的,就是鄭德衡的次子。陸家章家雖是兩姓,卻是系出同源,血脈至親。
這陸德衡也算是松江的傳奇人物,早為流民,次為贅婿,等恢復本行的是商賈業;積攢下萬貫家財後始讀書,子孫士農工商不禁,陸章兩家隨之成大族。沒想到這樣一個傳奇人物,晚年又學起佛來。
沈瑞對於“德衡公”雖好奇,可眼下卻顧不得,馬上就要見王守仁。
禪院大門開著,偶有灰色人影閃過,都是著僧衣,有的剃髮,有的卻是沒有落髮,那些應該是在禪院學佛的居士。
等到沈瑞隨著沈理進門,就有僧徒迎上來詢問。待聽說是來見王居士,那僧徒唱諾,便喚了個小沙彌,引兩人過去。
王守仁暫居禪院西北一處院落中,入目便是一叢青翠欲滴的竹子,幾間房舍若隱若現。
聽到外頭的動靜,竹林後閃出一個灰衣童子,見了眾人,面露驚喜道:“沈學士來了,沈學士來了!”
小沙彌既送人至,便對沈理行了個合十禮,轉身去了。
沈理打趣童子道:“往常我也來過,怎不見你這般欣喜?”
童子苦笑道:“沈學士,大哥魔怔哩,從七日前便對著竹子發呆!”
沈理還罷,沈瑞卻是曉得這段典故,莫非“守仁格竹”是發生在這個時候?關於“守仁格竹”這典故,後世並沒有考證出具體時間,一種說法是王守仁十八歲初讀朱子學說時發生的;一種說法是他考中進士後,在官衙看到竹子後所發。
說話的功夫,三人已經走到房舍前。
小童挑了簾子,請沈理兩人進去。
房舍三間,一明兩暗,小童引兩人進了西屋。
西屋南臨窗是書桌,上面擺著筆墨紙硯等物;北窗半開半掩,床下一張羅漢榻,一青年盤膝坐在榻上,看著窗外竹林,口中振振有詞。
這就是王守仁?
沈瑞站在沈理身後,仔細打量起來。看來王守仁也是入鄉隨俗,不僅書童著僧袍,自己身上也穿著僧衣,十足居士模樣。
王守仁生於成化八年,算算年紀,現下應該二十六歲,可眼前這青年尚未蓄鬚,看上去不過二十來許。他是容長臉,眉毛也不是常形容古人的劍眉、臥蠶眉,而是遠山眉,下邊是一雙丹鳳眼,霞飛雙頰,唇紅齒白,容顏極為俊美。
鼎鼎大名的陽明子,竟然是這個長相?!
沈瑞險些驚掉下巴,怪不得之前上輩子看到王守仁的事蹟時總覺得有不對勁之處。
王守仁之父,雖是狀元出身,又作
《大明望族百度網盤》 第三十四章景星鳳凰(二)(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