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 (第1/4頁)
世紀史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孫紹祖以後,很快就被蹂躪死了;但是探春跟惜春都沒有死,儘管一個遠嫁,一個當了尼姑,總比死了好吧;而元春呢,我們讀完這個判詞再讀有關她的那個曲《恨無常》,就知道她後來是很悲慘地死掉了。在第二十二回,元春的那首燈謎詩,也很清楚地預示著她的慘死:“一聲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她究竟怎麼死的,那些情節,有關細節,因為曹雪芹的八十回後文字散佚了,所以探討起來可能麻煩一點,但是她的結局是悲慘地死掉,這是無可爭議的呀!如果非要以四位女性的結局作比的話,只能感嘆“迎春怎及初春景”,怎麼會“三春爭及初春景”呢?而且元春是元春,你說初春幹什麼呀?所以如果這麼解釋,會越解釋越亂。
非把“三春”解釋為元、迎、探、惜裡面的三位,非把“春”理解成指人,那讀《紅樓夢》就會越讀越糊塗。不光是這一句的問題,書裡有“三春”字樣的句子非常之多,比如說“勘破三春景不長”“將那三春看破”,更何況還有我們反覆引用過秦可卿臨死前向鳳姐託夢,最後所念的那個話,那個偈語,叫做“三春去後諸芳盡,各自須尋各自門”。所以如果你要是膠著在“春”是四個人,來回來去飭這“三春”的話,你怎麼飭也飭不出一個道理來,越飭越亂乎,特別是“三春去後諸芳盡”,怎麼算“去”?如果死了算“去”的話,那只有迎春、元春死了,應該說“二春去後諸芳盡”;如果遠嫁、出家也算“去”,那就該說“四春去後諸芳盡”,怎麼也算不出“三春”來。那麼這些話裡面的“三春”究竟都是指什麼呢?其實很簡單,不是指三個女子而是指三個春天,“三春去後”就是“三度春天過去”。那麼“三春爭及初春景”是什麼意思呢?如果你把“三春”理解成三個春天,也就是說把“三春”理解為三個美好的年頭的話,這個問題就迎刃而解。一年固然有四季,但如果我們覺得我們三年都過得不好,我們就可以說這三年是“三冬”,因為冬天一般就讓人覺得比較寒冷。“三春”則應該是指美好的年頭一共有三個。你把膠著在四個人身上的思路擱在一邊,你把你的思路挪移到按年頭來理解的話,所有的這些話全通了,一通百通。“三春爭及初春景”,就是賈元春她最美好的日子就是封為賢德妃的第一年,就是乾隆元年,就是初春,首先她省親了呀,那多美好,是不是?小說也寫了二春、三春的故事,寫了背景大約是乾隆二年和乾隆三年的故事,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雖然那個時候元春的情況還是比較好,但是她又回家省親了嗎?沒有了。所以對於賈元春來說,確實是“三春爭及初春景”。她一共有三個都比較美好的春天,但是在這三個春天裡面加以比較的話,哪一個春天最好呢?初春。這樣就把賈元春她的命運發展的軌跡表述出來了。
關於賈元春判詞的第四句是“虎兕相逢大夢歸”。對於這句判詞,紅學界爭議更大。那麼紅學界爭論的焦點在哪裡?這句判詞究竟意味著什麼?
“虎兕相逢大夢歸”,我這麼一念,下面我看有的紅迷朋友就在那兒皺眉,可能要對我說:您唸錯了吧?不是“虎兔相逢大夢歸”嗎?你看的那個版本,很可能上面寫的是“虎兔相逢大夢歸”,後來的通行本寫的都是“虎兔相逢大夢歸”。但究竟是“虎兔相逢大夢歸” 還是“虎兕相逢大夢歸”,這是《紅樓夢》研究當中一個很熱門的話題。
有的研究者認為,原來是“虎兔”,因為“兔”字跟“兕”很相似,當年的抄手抄錯了;有的研究者也認為是抄錯,但卻是把“兕”字錯抄成了“兔”字,因為“兕”字比“兔”字生僻,如果原來是“兔”,很難想像有人會把一個常見的字抄成一個許多人都不會寫也不知道該怎麼唸的怪字;也有的研究者認為,是高鶚續書的時候選定了“兔”字,他那是別有用心,故意把曹雪芹原作裡傳遞的權力鬥爭的資訊,化解為一種宿命,一種迷信。
我個人的意見是這樣的,我認為,曹雪芹的原筆原意,應該是“虎兕相逢大夢歸”。
虎,不用解釋了,一種猛獸。兕也是一種猛獸,犀牛一類的那種獸,獨角獸,很兇猛,身體體積很大,力氣很足,頂起人來很可怕。它跟虎之間可以說是有得一搏的,很難說一定是虎勝,也很難說一定是兕勝。在虎兕相逢,兩獸的惡鬥當中,賈元春如何了呢?“大夢歸”。這個你應該能理解,就是意味著她死掉了,人生如夢,魂歸離恨天,就是死掉了。
但是有一些人堅持認為是“虎兔相逢大夢歸”。高鶚、程偉元他們續後四十回《紅樓夢》,寫了元妃之死。高鶚他的續書是有一些優點的,我不想全盤否定,但是高鶚寫這
《劉心武紅樓夢爭議》 第29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