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三十三章 眾神遺留的秘咒 (第1/2頁)

老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當方邃來到祭祀院正門前,在朝陽淡金色的晨輝裡,門前已影影綽綽的站著數十位祭司。

方邃小吃了一驚,始知這是一次規模浩大的群體祭祀行動。他是秉承神魔足跡,修行戰鬥技能為主的祭司,因此並不需要參加其他祭司,每日早起的聚集和祭禮,還是初次看見這許多祭司聚在一起的場面。

聖祭司高居眾祭司最前方,身穿潔美柔軟的白袍,胸前繡一朵埃及白蓮,俏臉上泛生著聖潔的光采。

她左右伴著兩個面龐分外年輕的祭司,一男一女,看起來是她的門徒。

就在此般端莊肅穆的氣氛下,方邃走入祭司隊伍內,不一刻,整個隊伍起行,走出了祭祀院。只有聖祭司坐入自己的馬車內,其他人都陪伴在車後,無聲前行。

整個祭司隊伍,向著尼羅河河岸方向走去。

方邃隨隊前行,將目光遙望向尼羅河對岸的底比斯西城,那裡是歷代法老的安息之地,也是祭祀院舉行特殊典禮時的神廟所在地。

這個時代的船舶,鮮少見到超過十數丈以上的樓艦,多是為了追求靈活的舟船。

古埃及的船頗有特點,兩頭尖窄,中間彎出奇異弧線,整個艦船如同一條大魚,為木質,靈活至極。

方邃等一眾祭司來到河旁後,相繼登上小船,往對岸劃去。

這時正值夏季,是尼羅河每年氾濫的時節,河面顯得尤其寬闊,水勢也格外洶湧。

古埃及人盛讚尼羅河為母親,認為是眾神賜下的尼羅河養育了他們,而實際上整個埃及文明,確是因為尼羅河的孕育才得以誕生、發展、輝煌、延續。

這個時代地廣物博,人類相比後世來說,要算是十分稀少,除了人流聚集的城池與部落,在荒野地帶,各式猛獸才是大地的主宰。

水中也如是,各種生物接踵碰撞,多不勝數,翻騰暢遊,好不歡快。

船行河中,不時可見肥美大魚躍出水面,帶起連串水珠,在陽光灑照下,晶瑩的有些刺眼。

方邃穩如山川般立在舟頭,沿途觀賞遠近景色,頻生心曠神怡之感。

半晌後小船來到河對岸,眾祭司依次登岸。

前後相加,來到底比斯已接近一月時間,但底比斯西城,方邃還是首次踏足。西城遠較東城冷清,鮮少見到人蹤,更多的是祭司和鎮守法老安息之地的兵士們的身影。

底比斯西城內,處處都可見到眾神,又或歷代法老以及王后們,威嚴高大,拙巧兼具的恢弘雕像。

眾人登岸後不久,迎面就看見一座巨大的神廟建築群,門前廣場上,矗立著高達十數丈的多根巨柱,迎著太陽,展現出聖潔的光色,構建成聞名後世的神廟塔門。

底比斯西城的主神廟,是供奉阿蒙與拉神,兩者二而為一的古埃及最高神靈——太陽神。

該神廟由許多廟宇組成,是後世發現的神廟群中規模最大的一個。

其中的大廟,歷經多代埃及人的不斷增建,有十重巍峨門樓,三座雄偉大殿。

廟內最蔚為壯觀、令人歎為觀止的是一座密林似的柱廳,豎立著縱橫排列整齊,一共過百根六人始能合抱的參天巨柱。

每根巨柱高七丈以上,柱頂的原盤如同小型陸地,可站立百人。

石柱和殿堂牆垣上,刻有生動精美的浮雕,以及色彩豔麗的彩繪,記載著神和人的生動故事。廟內還有聞名遐邇的方尖碑與許多法老后妃的塑像。

方邃沿途經過大門和神殿間的大院,還看見兩邊排列著40個獅身半面或者獅身人面的巨大石像,造型質樸雄勁,氣勢宏偉。

在埃及常見獅身的人或動物像,從著名的獅身人面像到獅身牛面,獅身羊面像。

這是因為在古埃及,獅子是力量的象徵,為其塑像顯示著無上的權力和威能。

隨後一眾祭司經過一處水光澄澈的聖池,最終才得以進入神廟主殿。殿內仍是巨柱高聳,在整個面積超過一百五十丈的主殿裡,有12根蓮花柱存在,全以整塊石料雕成。

柱上均殘留有描述太陽神故事的彩繪和象形文字。

方邃仰望著一根根石柱,不由肅然思遠,在這幾千年前的古埃及,所見所聞,確是不可思議到極點,讓他馳向無限。

主殿中央的一根巨柱頂端,傲然立著一頭神駿無匹的黑灰色巨鷹,正是旬月前跟隨上下兩位祭司,前去金字塔工地的那頭兇物。

這巨鷹銳目如電的盯視著大殿中央,那裡早已準備了一頭鵬鳥模樣的靈禽,被聖祭司親

《埃及神仙缸最佳尺寸》 第三十三章 眾神遺留的秘咒(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