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楚國的密謀,宋襄公能否逃脫陷阱? (第1/2頁)
小衛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宋襄公一直想要得到伯位,但是他拜訪小國的諸侯時,他們都不願意支援他。大國則選擇與楚國結盟,這讓宋襄公非常憤怒。於是他和公子蕩商議。公子蕩建議說:“現在的大國中,沒有比齊國和楚國更強大的了。儘管齊國是伯主的後代,但他們一直在內部爭鬥,國家並沒有發展壯大。楚國則已經自稱為王國,一度與中原地區連通,其他諸侯都非常害怕。如果您肯出卑微的言辭和豐厚的財物向楚國尋求支援,楚國一定會答應的。您可以藉助楚國的力量來集結其他諸侯,然後再借助其他諸侯的力量來抑制楚國,這是一時權宜之計。”公子目夷又勸諫道:“楚國已經有了很多諸侯的支援,怎麼可能還會支援我們?我們向楚國請求支援,楚國又怎麼會看得起我們?這恐怕會引發爭端啊!”但宋襄公並不認同他的觀點。於是命公子蕩帶著豐厚的禮物前往楚國,請求拜見楚成王。公子盪到達楚國後,向楚成王表達了宋國的來意。楚成王答應在明年春天和宋國的使者在鹿上地相會。公子蕩回到宋國向襄公報告。襄公說:“鹿上地在齊國的領土上,我們必須通知齊侯。”於是他再次派遣公子蕩前往齊國,進行修好和聘禮,並告訴他們有關與楚國的會面的事情。齊國的孝公也同意了這個提議。當這時候是宋襄公的第十一年,周襄王的第十二年。 到了第二年春天的正月,宋襄公率先到達鹿上地,建立盟壇等待齊國和楚國的君主。二月初旬,齊國的孝公也到達了那裡。宋襄公自認為曾經接納過齊孝公,因此在會面時表現得非常慈祥。孝公感激宋國的恩德,也盡地主之禮以示回報。再過了二十多天,楚成王才到達。宋國和齊國的國君在接見楚成王時,按照爵位順序排列。雖然楚國號稱王,但實際上是子爵。宋公排第一,齊侯排第二,楚子排第三。這是宋襄公規定的順序。到了那天,他們一起登上鹿上的會盟壇,襄公堅決以主盟者的身份自居,首先執掌了牛耳,沒有謙讓。楚成王心裡很不高興,但只好勉強接受這個儀式。襄公拱手說道:“我父親作為前代的後代,作為周王的賓客,不自量力地想要恢復舉行會盟的政事。我擔心人心不齊,想借用你們二位的餘威,聯合各國諸侯在我國的盂地舉行會盟,日期定在秋天八月。如果你們不嫌棄,願意倡導和率領諸侯,共同在會盟中獲得好處,我希望我們兩國能世代保持兄弟般的友好關係。從殷朝先王開始,都感激你們的恩賜,豈止是我一個人呢?”齊孝公和楚成王互相推讓,拱手示意讓對方先簽字。他們推讓了很長一段時間,但還是沒有決定下來。宋襄公說:“如果兩位君主不嫌棄我這個小國,那就請您們一起簽字吧。”宋襄公於是拿出了盟約書,但是卻沒有先送給齊孝公,而是先送給了楚成王請求籤署。齊孝公心中也感到不安。楚成王看了一遍盟約書,裡面說了要召集諸侯會盟的意圖,效仿齊桓公衣裳之會的方式參加會盟,不帶兵器。末尾宋襄公已經簽署了盟約書。楚成王暗自微笑,對襄公說:“諸侯自己能來,何必需要我呢?”襄公回答:“鄭國和許國長期以來都在您的庇護之下,而陳國和蔡國最近又接受了齊國的盟約,如果不是仰仗您的威靈,我擔心他們會有異心。所以我要依靠強大的國家。”楚成王說:“那麼,齊國君主在盟書上先簽上名,我隨後籤,也是可以的。”孝公說:“我和宋國,就如同您對鄭、許一樣,是受庇護的。最難得到的,是貴國向其他諸侯釋出的權威命令而已。”楚成王聽後笑了笑,然後在名冊上籤了字,把筆交給了孝公。齊孝公說:“只要有楚國就夠了,不必要有齊國。我曾經流離失所,幾乎死亡,幸好社稷沒有滅亡,現在能夠參加盟約,已經非常榮幸了。怎麼可以輕易地簽署盟約呢?”他堅決不肯簽字。瞭解齊孝公的心事後,我們發現他認為宋襄公先向楚成王求署盟約,說明他更加看重楚國,輕視齊國。因此,他拒絕簽署盟約。宋襄公自認在齊國有恩,但是他認為齊孝公的話是心裡話,因此他把盟約收起來藏起來。三位君主在鹿上地又一起相聚了數天,最終平靜地分別了。髯仙有首詩感嘆道:“諸侯原自屬中華,何用紛紛乞楚家?錯認同根成一樹,誰知各自有丫叉?” 楚成王回國後,向令尹子文述說了盟約的事情。子文說:“宋襄公太狂妄了!我們的國王怎麼會同意參加他的會議呢?”楚成王笑著說:“我早就想要領導中原地區了,只是一直沒有機會。現在宋襄公提出了召集諸侯的盟約,我正好藉此機會來合併各個國家,這不是很好嗎?”大夫成得臣說:“宋襄公是一個好面子但實際上沒有實力,易於被欺騙,缺乏智謀的人。如果我們抓住機會利用武力來攻打宋國,他就能夠被俘虜。” 楚成王說:“我的想法也是這樣的。”令尹子文說:“我
《通史閣》 第69章 楚國的密謀,宋襄公能否逃脫陷阱?(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