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 (第1/4頁)
淘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沸餳0甙擼�試硨諍���竊又剩�鍾燦衷嗟拿�碓繅衙�吮摺��溝甏筇美鏌淮蟀鏌煜閆吮塹難�夼�燒�賾翟諭�系穆�斬�芟袂埃���擻錚�攘Ρ迫恕�
早餐只有涼水、乾麵包、一小塊乳酪、四塊酸黃瓜和兩片西紅柿。我找服務生詢問飯店內是否還有其他餐廳,回答說十年前有過義大利餐廳、中國餐廳……可所有的外國廚師都被轟炸嚇跑了。
我一直喜歡伊拉克人的粗獷、豪爽、俠肝義膽。由於是文明古國,他們喜歡沉浸在光榮的回憶裡,習慣把自己當做世界的中心。巴格達以戰爭、勝利日命名的建築物到處可見,更多的建築物則直接以革命領袖命名,如薩達姆醫院、薩達姆機場、薩達姆橋、薩達姆村、薩達姆城……
一直到現在,他們仍然認為科威特是祖國領土的一部分。“既然伊拉克支援中國統一臺灣,那麼中國也該支援伊拉克”。“是美帝把戰火燒到海灣地區,才爆發了保家衛國的海灣戰爭。”
為了表示對海灣戰爭的仇恨,他們把“戰爭罪魁”——喬治·布什的頭像鑲嵌在拉希德飯店大堂的水磨石地板上,上書“布什有罪”。這幅畫像做得很大,正好撐足一扇門,任何進出這家飯店的客人都必須踩過布什的大臉。
距痛苦不堪的“布什大臉”不遠,就是巴格達的最高點——薩達姆塔。這裡曾經是馬蒙電話局,海灣戰爭被多國部隊摧毀。古代的通天塔、空中花園都是古代伊拉克人的傑作,“巴比倫”在阿卡德語中是“神之門”之意,與此對立的希伯來語中卻是“叛亂”的意思。猶太人一直把巴比倫通天塔看成人類虛榮、狂妄和壓迫的象徵,而伊拉克人一直把通天塔看做是自己民族的驕傲。
海灣戰爭結束後,八面封鎖的伊拉克入地無門,懷著刻骨仇恨向空中發展。在復興黨中央領導下,自力更生在馬蒙電報局的廢墟上建成巴格達最高的建築物——203米高薩達姆塔。他們堅信這是全亞洲最高的建築,不知道僅上海東方明珠電視塔就有468米高。
入夜,巴格達笛聲悠揚、鑼鼓喧天,來自全國各地的29對青年正在舉辦集體婚禮。由於經濟困難,伊政府號召人民擯棄傳統奢華的阿拉伯婚禮,政府借給參加集體婚禮的新娘婚紗,向新郎贈送西裝,允許每對新人的50位親戚免費出席集體婚禮,享受國際封鎖下罕見的“庫茲”(烤羊腿)。斷腿的民歌手伊斯麥坐在椅子上唱著悠揚的歌,他的雙腿是海灣戰爭中被美國飛機炸飛的。一位來看熱鬧的小姐國難之時仍不忘捲了烏髮,潤了粉顏,從容不迫地坐在民歌手旁染指甲。
距婚禮百米之遙的伊拉克軍事情報總局前,一群士兵正在清理不久前慘遭轟炸的主建築。防空武器昂首向天,伊拉克四色國旗迎風招展,旗上的手寫體阿文赫然分明:“安拉至大。”
阿拉伯視角的薩達姆和他的伊拉克
自2002年底以來,由於伊拉克局勢的日益緊張,有關美國倒薩努力和伊拉克戰局分析的圖書紛紛應景而出,今年三月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推出《薩達姆和他的伊拉克》,旨在向中國讀者提供在一個阿拉伯視角的薩達姆和他的伊拉克。
這本由唐師曾作序(《薩達姆和他的伊拉克》)、跋(《五進巴格達》)並推薦的《薩達姆和他的伊拉克》是由埃及記者埃米爾·亞歷山大所著,不同於西方長期對薩達姆“妖魔化”宣傳,本書從薩達姆·侯賽因的成長環境講起,用阿拉伯人的文化習慣審視薩達姆,特別是海灣戰爭前的薩達姆,是國內出版物中(包括媒體宣傳)比較少的視角,同時他具有獨佔鰲頭的權威性,並且配以唐師曾拍攝的大量新聞攝影圖片以及一些珍貴的資料圖片,所以對於真正想了解中東以及伊拉克局勢的讀者來說,本書可以說是不得不讀的一本書。
正如唐師曾在序言裡所說的那樣:“雖然觀點和我們熟知的世界潮流不大合拍,但是隻有純正的阿拉伯兄弟,才能進入薩達姆的內心世界。”
本書的譯者王貴發曾擔任我國駐埃及、敘利亞、伊拉克等國的文化參贊。
內容簡介
薩達姆·侯賽因,於1937年4月28日出生在底格里斯河畔體克里特村一個貧苦農民家庭裡,在他出生前,父親就因貧窮和疾病去世了,母親帶著他改嫁給了他的叔叔。清苦的家庭和不幸的命運塑造了他那倔強堅忍、不畏風險的性格。
他21歲就加入了復興黨,曾坐過牢,流亡過國外,最後加入國家政治生活的主流。1979年出任伊拉克總統,使這個中東石油大國深深地打上了薩達姆的烙印。再現昔日巴比
《伊拉克薩達姆還活者嗎》 第3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