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上 裙下之臣 (第1/3頁)
魂動師之導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熙寧六年(公元1073年)正月,海然使節灰羽、佔望遞國書給宋神宗,使團攜珍珠金銀重寶出使。海然之王,修國書,以黃金500兩、白銀萬兩、珊瑚數十株、珍珠十斛,求取宋國王室子或宗室、人臣之佳人子,並青壯年陪嫁百餘人。兩國約為婚姻之國,永修為好,共抗西夏。
宋神宗群臣商議,時英國公支援保守派,敬仰司馬公高潔懿德風範,與改新派王相不和。呂惠卿提議,英國公家幼子盧元徽,玉質風流、文采斐然、出身高貴,母親流有皇室之血,適齡未婚。英國公長子河湟守邊有功,二子可以轄制,不至於封蔭爭鬥。幼子輩分又比神宗正好低一輩,可使宋為“海然翁舅之國”,於是收為義子,封為延恩侯,賜寶冊、禮服、車馬,挑選年輕優質男子百有二十人,許送海然。
英國公一家接到風聲,溧陽郡主十分驚慌。忙上下打聽訊息,希望能夠轉圜聖心。溧陽公主透過德寧公主進宮哭訴,說自己膝下僅有一子,不願讓孩子遠離,到老了無所依仗。德寧公主其實也有兒子,若是盧元徽不去,恐怕是要輪到自己兒子了。二人各有打算,心懷鬼胎地各自推諉了一通。溧陽公主道:“這幾年挑來挑去,公主王孫倒挑花了眼,如此還不如當初娶了那個梅家的庶女,總是個良家女兒;那就淪落到要去到蠻夷之地的地步了?”德寧公主的女兒攀了高枝嫁給了裕王,因而和盧元徽的婚事就作廢了,心中不好意思,於是出主意道:“你家英國公不是還有個原配生的大兒子嗎?兄弟二人,化外他人如何分辨?何不叫他李代桃僵?”溧陽郡主道:“他如今身在河湟、王將軍身邊,鞭長莫及呀!”德寧公主道:“就說他父親急病,召回即是。”
盧元令接到父親病重、家中遭難的家書,於是速回東京。
******
四五年光景,狗兒已經成長為和盧安一般高的精壯青年了,起了個名字叫盧破虜,只小狗似的寬鼻子仍沒有變。邊疆風沙磨去了盧元令少年麵皮上浮著的嬰兒肥,刀削一般的面龐、微微的髭鬚,他已經是個過了而立之年的將領了,他的臉變得長了些,仍是面如冠玉唇如塗朱,少年時盛放式的風華斂去,更像玉蘭樹入夏末,枝葉油綠、枝幹茁壯,顯出一種成熟男子的魅力。四年前,溧陽郡主為他匆匆結了一門舉子家出身的妻子,但是對方身體不好,因而留在了英國公府,未跟隨他去河湟。不想明年東京一場倒春寒,加上溧陽公主對於這個低微的兒媳又不上心,竟害傷寒死了。盧元令聽聞之後心灰意冷,很難不懷疑這是家宅鬥爭的一個暗示,也時時在家書中透露不願回還之意,來避開溧陽公主。
這次他回東京都未住在英國公府,竟住在公使驛站。
盧安倒是一直在英國公跟前伺候,溧陽夫人邊打發他去,書信哭求盧元令運用自己的人脈,為盧元徽想推脫的辦法,或者讓王將軍在王相面前美言幾句。盧元令聽說溧陽公主這番算盤,扶額道:“她這不是胡鬧麼?男兒何不帶吳鉤,我還要隨王將軍開拓河湟,如今前方各個部族勢力錯綜複雜、西夏虎視眈眈,正是需要人才的時候,怎麼能為了一己之私召我回來——真是婦人之見!大宋海然結盟,海然之王求宗室人子締結婚姻,是國事!選了元徽,元徽就應當為國盡忠;哪怕就是落到我頭上,我也沒有推脫的餘地。既然父親身體無礙,我拜見了雙親高堂,再為河湟籌措些軍資、藥品和火藥,也算不白跑一趟。”
這時只聽樓下少女言笑晏晏之聲。他們幾人及隨從不禁稀奇:“這是國家公使驛館,非權貴、高官外國使節不得入內,怎麼會有少女公然在此嬉鬧?”
只聽女孩道:“不知道他們給我進奉的男子好不好看,我可真是期待又擔心。但願不要像半島李氏進奉的男子,個頭倒還可以,長得一個個那叫慘不忍睹、太醜了,我天天逃難似的不敢進半島宮的門!”只見公使灰羽和佔望陪著換了宋人衣裙的克軍進入使館,二人不禁低頭捂嘴笑。灰羽道:“王上,我聽說宮廷內定是宋戰將之子、皇室公主的子息,叫做盧元徽的。外臣看過,伊質弱貌美、文采風流,文章有御臺閣大人當年的風範。內庭司已然造冊刊名,就待過了大禮,登船上海了!到時王上在海船上迎接便是。”克軍回頭吃驚道:“盧元徽?!”
她穿不慣宋裙和繡鞋,腳下一絆,一個踉蹌,和盧元令撞到了一起。
她現在百四五十公斤的體重可把盧元令撞得站立不穩,兩人嘩啦倒在了地上。盧元令本看著是個小姑娘要摔倒,覺得自己人到中年,也沒那麼避諱,好心想拉扶一把。結果沒想到對方沉重得像戰車的鐵轡頭一樣,他大大地
《海猿人魚真實圖片》 第三十六章 上 裙下之臣(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