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七章 秋原君 (第1/3頁)

魂動師之導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申昌遇抱拳道:“千里相送,終須一別。”梅司回禮:“那就無謂歧路、兒女沾巾了。”“昌遇虛席靜候宋地的火器彈藥,多多拜託!”他策馬而去。

梅司長身立於暮色中,看著申招搖的背影在草原上漸遠,嘆了口氣。流娘酥手卷著車簾等著他,夕雲如燒,潑墨如畫。

梅司路上對流孃的自白:

娘子,我,是錢塘人,梅里梅氏族中長孫,相傳此支系是泰伯之後,由吳越梅里遷來。我父母早亡,由族長伯父撫養成人。

幼時曾有高人路過梅里,伯父請他為我起過一卦,得到的是個‘左(佐)’字。族中皆以為是“人君之左”,因以對我寄予厚望,認為我能重振家門。後入國子監,得恩師薛副相大人提攜,眾人更是歡欣鼓舞。

可我自己卻常常疑惑,我並不追求封相拜候,大富大貴。都說商湯伐桀、武王討紂是義戰,可不一樣是流血漂櫓、白骨千里麼?一將功成萬骨枯,這非我所願,我所願的,是恢復禮制,追求天下的大道,大道之行,天下為公,選賢舉能,四海清宴,人人安樂。如果能以我之綿力,於危難中救助哪怕只一人,我也心滿意足。

當今天下未定,國與國之間混亂殺伐,不少國家朝堂之上破濤洶湧,人命如草芥、朝生夕滅。如果說我有什麼願望,就是助宋室早日定鼎天下,匡扶大道:亂世人人不安暴虐,一言不合揮戈相向身首異處;治世則可依靠禮法化解矛盾。陛下英明仁義、重文削兵,能靠語言財帛消除的危機不輕易訴諸刀兵。上行下效,必為盛世。聞人先生曾教導,除卻死生,世事無他。

*****

東京。參政知事府。

“學生不辱使命。”梅司拜道。司馬公趕忙扶起來:“安全回來就好。”梅司呈上約書:“約定雖成,當務之急是要籌措火藥硝石,這是河西的命脈所在,只要此奇貨在手,不怕河西不交馬束手。只是此次我雖以禮部名義定約,禮部只能撥買馬之款,火藥硝石的週轉還需大人在工部指點。”

司馬公道:“不妨,這事兒就交給你,我的門生孟元敬任工部員外郎兼領軍器監,我書信一封,你可隨時前去。只是你這一路風塵,也需回家儘儘孝悌。”梅司道:“恩師關懷備至,學生感心至極,只是河西情勢迫在眉睫,學生總是放心不下。”司馬公看了他一眼,嘆道:“這孩子,總把別人的事兒當成自己的一般。”

******

夜市燈如晝,畫樓火不眠。奉月教坊,小童引著兩人入座。瘦高雅清的青年跟在後面、表情有點尷尬。身材敦實者先撿個舒適位子坐下笑道:“梅賢弟可知這是何處?”

“當然知道,東京煙花巷天下聞名。孟兄,你我職位是否不妥……”

“噓——”孟元敬趕緊說,“當然怕彈劾,只是恩師所託之事,今日非見此人不可。”

只聽一陣金鈴之聲,燈火轉暗,樂聲如高屋建瓴,不知是箏音還是琵琶,只覺一股清流穿心而過,只是情有哀聲,雖激越自勉,但竟至斷絕,最後嫋嫋孤孑。梅司不禁惋嘆,孟元敬則伸長了脖子探望,顯然不止欣賞樂曲這麼簡單。燈火幢幢中,眾客人都屏息以待,隔著簾幕,一襲月白長衫倚著箜篌,遠遠望去,如雲中謫仙、林中明月,目含秋水、質弱風流。周圍發出切切嘈嘈的感嘆:“秋十三郎!”一曲奏罷,豪客向池內拋灑纏頭,金銀珍寶一時滿鋪堆積,竟要無處落腳。這善才毫不在意,禮畢將箜篌一擱,踏著金銀而出。

孟元敬趕緊隨眾人遞上名帖。一小童出來:“秋原先生今天的題目是此曲之名,答對者可得見。謎面是:聞韶傷心頭。”

孟元敬道:“聞韶是孔子在齊的典,三月而不知肉味,怎麼會有個傷字呢?”梅司道:“傷必不是好事,孔子在齊,齊,有了,田氏代齊,是個思字。”孟元敬:“樂聲戚哀,果然是思念之曲,得了,王維的相思紅豆曲!”梅司道:“似乎過於沉鬱幽畏,而且為何要用田氏代齊的典呢?”只見周圍人紛紛交卷了,有寫相思紅豆、長相思、秋思的,還有寫思凡的。孟元敬笑道:“這麼多人都想到了,橫豎是不對了,還不如寫個思凡更能令佳人印象深刻。”梅司道:“那不是思佳人而是唐突佳人——多謝孟兄提醒,思美人!怪不得沉鬱混沌,原來是君臣之思非兒女之思!(這是克軍和秋原的關係)”孟元敬也不禁拍手。

不一會兒,小童出來脆聲道:“請孟三、梅左之二位貴客。”

孟元敬輕車熟路,顯然不是第一次來。他邊走邊低聲道:“這秋原託名善才,背後有財資雄厚的黑市錢莊,

《人類海猿起源》 第七章 秋原君(第1/3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