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345章 留裡克可以賺奧列金也不虧 (第1/2頁)

重生的楊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燕麥終於迎來了收穫季。 即便它來得晚,收成也很糟糕,麥子終於開始了收獲。 今年的欠收不出意料的成為現實,農民操持著自己的巨大鐮刀,他們站在田壟望著自家農田那稀稀拉拉低垂的麥穗,該是怎樣的感想? 麥穗盡數枯黃,它們成熟了,就是成果著實不多。 農民互相幫助,一批身強力壯的男人操縱巨鐮,開始成片的割斷麥稈,再以獨特的力道,連同麥稈伴隨,盡數撥到田壟一側。 緊隨其後的婦女和孩子,乃至是家中的老人,將麥子收攏起來,以麻繩打成捆,並開始向家裡搬運。 即便是是收穫基本完成了,一些婦女仍舊留在田壟,彎下腰將散落的麥穗撿起來,放進自己的藤籃。 他們自古以來不會浪費任何的麥穗,尤其是這欠收的年景,竭盡所能的不遺留任何一顆麥粒,就成了極為重要之事。 時間已經是九月中旬,冬季雖然未到,每個早晨的寒冷都在向沿湖的居民訴說著凜冬將至的現實。 恐怕這將是一個艱難的冬季,即便大家捱過了冬季,明年的春荒可怎麼辦? 即便如此,還要將糧食拿出來,放到集市上賣掉謀得一點銀幣? 各家各戶開始?清理住宅前被夯實的土地,這就是他們的打穀場,亦是兼顧曬穀的作用。 收穫的麥稈盡數扔在這裡,一家人操持著各自的木製鏈枷,開始對麥稈兇狠地敲打。 他們不得不用極大的力氣,只有如此,燕麥才能有效的脫殼。 整個歐洲種植的都是皮燕麥,它的耐寒耐旱能力都很不錯,唯獨脫殼的工作需要大力。 農夫耗費大量的汗水,紛紛完成自家的收穫。一個男人往往能照顧相當於一公頃以上的農田,就是這個產量嘛,在豐年都是一般般的。燕麥的畝產總體維持在一畝一百斤左右,一個健壯的男人,往往也能照料多達二十畝到三十畝的農田。在梅拉倫,能夠照料一個半公頃規模農田的壯漢大有人在,畢竟他們是天然能夠長得很強壯的北歐人。 農田的確是廣袤,就是他們的種植與收穫的技術都不敢恭維。 梅拉倫部族自始至終也未曾出現,如果諾夫哥羅德斯拉夫人那種傳統的,基於血緣和友情組建而成的農村社群,即近似於自然村的社群。他們本身就是漁民,實際經過了半個世紀時間的過度,梅拉倫的經濟中心越來越偏向本地區的農業種植。 部族的居民大部分已經變成了小農,傳統的捕魚在經濟中的比重正在降低。當然,今年的欠收,會逼迫著農民在未來的年景大規模捕魚。當他們開始為飢餓發愁的時候,就會感慨梅拉倫湖的饋贈。 豐年,一戶辛勤的農民照顧下的一個半公頃的農田,最多可以收穫達到兩噸半的燕麥,換算成當前北歐世界最常用的計量單位,就是6400磅!這可是一個極為驚人的數字,一家幾口人,一年只需要1500磅的口糧,就足夠度日了。倘若農閒時節大量捕魚,他們還能進一步壓縮口糧。 這當然是豐年的資料,亦是最辛勤的小農才能達成的資料,它並不具備普遍性。 大部分的沒有債務的農戶,他們在正常年景的收穫季也能收穫近5000磅的脫殼後的燕麥。 如何使用這些糧食可是講究,首先一家人的口糧優先扣除2000磅,另有1000磅留作種糧。理論上,剩下的2000磅糧食就可以拿到集市上賣掉,即便收糧食的人會把價格壓的很低,最後農戶仍能換回一磅以上的銀子。 這一切都是一種美好的幻想。 貪婪的人可不會奢望僅靠自己的勞動就能積累利益,對於梅拉倫部族的大戶人家,任何一個災荒年景,都是他們發財的盛宴吶! 因為真的沒有多少獨立的小農是沒有債務的。 荒年借了大戶的糧,在新的收穫季就要加量償還。這個量是多少? 西歐世界曾經被羅馬控制的地區,即便變成蠻族統治的一個個新王國,古老的羅馬稅收制度也被繼承下來。農業稅也是十一稅,是農民必須向領主繳納的。至於借貸,由於領主與農民,清一色的是主的羔羊,借貸的利率原則上是零(房貸收利息的髒活兒自然是猶太商人幫著領主做)。為了保障實際意義上的羔羊,領主自然要在荒年保證領地內居民能夠苟活,倘若盜匪奉行,領主還要修建木頭城堡,庇護平民,從而保證他的稅收源頭不會死掉。 梅拉倫人就沒有這方面的顧慮,否則那些大戶的田地又是從何而來? 普通的農戶,在夯打麥稈、篩網完成麥粒篩選後,新麥就作為需要歸還的欠款。他們要歸還得更多,等到了春荒,他們仍要借糧。 一切的債務幾乎都開始於災年的欠收,他們一開始只是借來少量的糧食,收穫季多還一些也不是大問題,甚至於農戶也在感謝大戶和首領在自家艱難時刻的幫助。 然而北歐這個地界,農業環境本身就是極端的脆弱,在這種地界指望種地維持小農,不是說不行,只是如今的時代技術水平太低,任何人都不能奢望以現

《留裡克的崛起評價》 第345章 留裡克可以賺奧列金也不虧(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