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垂釣老人 (第1/1頁)
一介少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青山鎮,處在南域南端,是南域眾多內陸中狹小的一塊,也是不起眼的一塊。 在這片內陸上只有一條小小的山脈連線著上層內陸,叫作青山,青山鎮也由此而來。 這裡居住著四十幾戶人家,有一座傭兵驛站,作為外出探險的傭兵落腳休息的地方,還有一個鐵匠鋪,用來給傭兵們修補裝備,其他便再無什麼酒館飯店之類的店鋪。 在青山鎮的最南端有一處石崖,之所以叫石崖,是因為它並不高,算不上懸崖,石崖下便是虛無之海。 在石崖上常年坐著一個老人,帶著斗笠,拿著竹竿在這裡垂釣。 最早人們覺得新奇,都來圍觀,在心中嘀咕:會不會能釣上來什麼寶物啊,便一一效仿。 但很快人們便沒了耐心,直到人們後來看到老人的竹竿是隻有魚線,沒有釣鉤,才紛紛散去。 人們都感覺自己受了騙,但看到斗笠下是花甲老人,並且想從虛空之海里守株待兔般釣上寶物來本來就是很傻的行為,人們便只能忍氣吞聲,在心裡抱怨了聲晦氣。 但老人似乎對此十分執著,周圍人聚人散,老人卻不為所動,依舊每天堅持垂釣,一日三餐有青山鎮上鐵匠鋪裡打鐵的傻大個保障,倒是衣食無憂。 這天老人雷打不動的坐在石崖上垂釣,虛無之海和往常一樣死氣沉沉,彷彿多少年過去都不會起一點波瀾。 老人的神情正如虛無之海,風平浪靜。 突然,老人瞳孔微不可察的收縮了一下,這是這麼久以來老人少有的變化。 只見老人面不改色,將手上的竹竿一抖,魚線隨之抖動,打出波浪形,傳入虛無之海。 而後老人便沒了動作,彷彿剛才就是手抖了一下,什麼都沒有發生一樣。 但沒過一會便起了變化,恢復平靜的魚線忽然繃緊,帶著竹竿瞬間變形,彎成拱橋形。 一般出現這樣的情況代表魚兒上鉤了,漁夫們一般都會立馬起身,雙腳一前一後站立,腰部繃緊,力量從下而上傳到雙臂,而後手上的魚竿一收一鬆,開始與魚兒博弈。 但老人卻穩如磐石一般盤膝坐在石崖上,沒有絲毫起身的意思。 手中的竹竿任由它如何的變形、抖動都難以從老人的手中掙脫。 只見老人手中的竹竿劇烈抖動,但卻出乎意料的堅韌,無論如何變形都不會折斷。 竹竿抖動了一陣,像是累脫了力一般,不再掙扎,這時老人開始收線,只見老人手輕輕一抖,魚線便彈上來了一大截,老人右手向前一探,便抓住了彈起的魚線,而後雙手一起用力,都未起身,便將上鉤的魚兒甩上了岸。 老人手再一抖,魚線便重新垂進虛無之海。 老人甚至都未回頭看看釣上來的魚兒。 痛…… 長孫只記得昏迷前身體被不知名的繩索束縛住,自己努力掙脫,卻越收越緊,自己強撐著不讓初黎受傷,自己卻感覺身體像是被人捏碎了一般,最後體力不支,累暈過去了。 當睜開眼時,映入眼簾的是許久未見的藍天,呼吸的是充滿生機的空氣。 “終於出來了……”長孫在心中慶幸道。 “不對,初黎呢!” 長孫想起昏迷前的情形,趕忙爬起來尋找初黎。 看到身旁還在昏迷的初黎,心中懸著的大石頭才落了地。 長孫目光所及還看到了坐在石崖邊上垂釣的老人,老人背對兩人,彷彿對自己釣上來的二人一點都不感興趣。 長孫看著老人手中的魚竿,沉思片刻,然後起身整理了一下身上的衣服,走到老人身側,恭敬的拱手躬身說道:“打擾前輩,想必剛才便是前輩出手搭救,救上我兄妹二人,晚輩長孫和家妹初黎謝過前輩。” “嗯。”老人並沒有接話的意思,只是簡單的嗯了一聲之後,便不再理會長孫。 長孫也不覺尷尬,並沒有起身,繼續說道:“不知晚輩可有幸能知道前輩名諱?” 老人這次連搭話的想法都沒有,彷彿是變成了一尊石像一般,一動不動,一言不發。 長孫躬身等了片刻,見老人也不接話,沒有繼續追問,而是靜靜的坐在老人身邊。 雖然老人看起來像是普通人,但是長孫憑直覺感覺老人不尋常。 如果說無名給長孫的感覺是一座高山的話,那眼前的老人就是懸崖邊生長的松柏,你只能看到它的普通,卻看不到它在地下縱橫交錯的根鬚有多麼發達。 有了跟無名相處的經驗,長孫對於這樣隱藏的高手領悟出了一套應對的心得。 那便是畢恭畢敬,臉皮要厚,無論對方對你多麼不耐煩,你都不能表現出退縮的意思。 當你堅持下來的時候,你便會發現這樣的高手一般都是寂寞的,他們也會需要傾訴的物件,哪怕這個物件只是一塊石頭,或者是長孫這樣的小人物。 然而讓長孫沒有想到的是,自己的這套心得用在老人身上並沒有奏效。 讓長孫失算的是,像老人這樣底蘊深厚的人物,內心往往也十分強大。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陳師道詩歌的藝術風格是》 第二十九章 垂釣老人(第1/1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