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部分 (第1/4頁)
鼕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營內留宿一晚,第二天一早就坐著來時的船返回泉州。
兩個很重要的訊息,第一個就是從察合臺汗國和窩闊臺汗國方面傳出訊息,現在是秋季,由於路途遙遠,冬天也快來了,牧民們抓住這個機會在秋天裡給牲口積膘,所以不利於長途興兵,要等到明年才可以討伐忽必烈,但是在這個期間,江南卻是不妨事,要儘量的給忽必烈所謂的元朝造成更大的壓力,迫使他還要向江南調兵,有些貴族言下之意,最好是江南能把那伯顏再調回江南去和大宋打仗,那樣,他們的海都大汗更會覺得顛覆忽必烈的政權更為容易,出兵的心思會堅決一些,否則什麼事情都不好說。
第二個訊息則是一個好訊息,忽必烈詔命造戰船600艘,其中泉州負責200艘、福州200艘、漳州200艘。要的十分緊急,沒有辦法,蒲氏也只能從自己家族船隊中挑選改裝,現在基本上已經籌備完畢,就等漳州和福州的船隻一起,擇日押送往麗江浦交割。問姜明該如何處理。
姜明他們當時沒有回答,送走蒲壽晟後,有限知道情況的幾個人就陷入了狂熱,午後回到珠海,馬上就碰頭開了一個小會,還是陳宜中、侯強、鴻兒他們幾個參加。本來陳宜中是不想讓鴻兒這個女流之輩參加的,但是剛提出來,就被姜明以鴻兒現在最清楚內陸情況為由留了下來,他自己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這次和鴻兒的相遇,雖說是必然,但是從今以後就再也不想和她分開了。
吩咐好守衛在遠處警戒之後,他們隨即對於這次蒲壽晟的突然出現做出了商議,姜明才知道忽必烈任命蒲壽庚為福建行省中書左丞“鎮撫瀕海諸郡”。同時詔令:“諸蕃國列居東南島砦者,皆有義慕之心,可因蕃舶人宣佈朕意,或能來朝,朕將寵禮之,其往來互市,各從所欲”。意思就是讓蒲壽庚加大招商的力度,正巧鴻兒趕到泉州言姜明現在琉球,蒲壽庚脫身不得,派別人又害怕沒有分量,所以才讓自己的哥哥隨鴻兒一起乘家族商船,一路尋訪而來。
正好趕到珠海附近時,遇見所派遣出裝扮成打漁的斥候小船,要不是曾經在廣州做知府時見過鴻兒,侯強看見來船走走停停,向岸上東張西望的,就險些引起一個誤會,還以為元水軍又尾隨而來探聽訊息。一個措不及防,侯強就率領船隊將其圍住,準備大殺一場,誰知道沒有遇見反抗,引上岸後,才看見鴻兒和一個胡人走了出來,那時間侯強也不知道該怎麼處理,只得將船扣押起來,去通知欽差大人,誰知道姜明不在,陳宜中聽說後就過來看看是怎麼回事。
陳宜中雖然沒有見過鴻兒,但是對於蒲壽晟卻是毫不陌生。姜明也是現在驚訝的知道,蒲壽晟原來從鹹淳七年就開始任廣東梅州知州,為政頗為清廉。元軍到福州時,因梅州武將失蹤,蒲壽晟身為文官又無能為力,只好棄官隱居於泉州東郊法石鄉。
提到蒲壽晟。陳宜中身為丞相怎麼能不熟悉呢?不住口地誇獎其身為胡人。卻熟悉漢族地歷史、傳說。擅長五言、七言、律詩、絕句等多種詩文詞賦和書法。尤精於五言古詩和五言律詩。一副遇見同道中人地模樣。
姜明知道陳宜中為了臺灣建府政院地事情操心很多。也沒有了閒情逸致去吟詩作賦。只是每天和諸多部族長老和現有文吏打交道。頭髮顯得已經花白了許多。
幾個人商議了很久。結合鴻兒帶來地內陸情況。得出了一些結論。首先。從海都那邊傳過來地訊息。應該是真地。蒙古人以放牧為生。嗜好肉食。一般打仗都是趕著牛羊群一起出發。一邊放牧一邊打仗。秋季一旦來臨。草原上都是一片枯黃。這個時間打仗。不要說兵士們吃地肉食。就算是放牧地牛羊和馬匹所要吃地草料。都將會是一個天文數字。因此說。從海都那裡傳來地這個訊息。應該是有一定地根據。
姜明也想到過。要不是忽必烈這樣漢化過地蒙古皇帝。換成其他人還真地不能讓大宋覆滅。蒙古人這些逐水草而居地生活習性。以放牧為生地傳統觀念。註定了他們這些騎在馬背上地蝗蟲。攻擊有季節性和範圍性兩種限制。而這兩種限制制約了他們只能再草原上奔跑。燒殺掠奪。而不能夠長久支援。不能夠攻入中原腹地。至少是對於江南無可奈何。
這個蝗蟲般地族類。一向是以驕傲自大而著稱。不屑於學習。不事生產。只學會了掠奪和毀滅。只是出了忽必烈這個異類。才弄地大宋手忙腳亂。
姜明搖搖頭。不在想這個問題。道:“我覺得。雖說海都和忽必烈都是浪子野心。但是忽必烈是儘量學習我們禮儀之邦地治國**。對於蒙古是一件好事。但是對於大宋而言。卻是為禍不淺。
《葬宋筆趣閣》 第63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