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部分 (第1/4頁)
希望之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可在我看來,他真正的傳奇之處是——在他的身上充分體現出了他所謂的“中國夢”,他沒有任何背景,但他成功的開創了一個工業奇蹟,而這個工業奇蹟不僅幫助他擁有了驚人的個人財富,更為重要的是,他的工業奇蹟改變了這個國家,他的工廠改變了這個古老國家的經濟構成,而他的國家,也在這個工業奇蹟中擊敗了一個強國,而更為重要的是——從今天開始,他將領導這個國家!
他將去引領一場變革!
請允許我在這裡用這一句話去形容它——“震撼世界的變革已經拉開了序幕!”
是的,可以肯定,未來這片古老土地上一切都將會深深的震憾整個世界,變革是肯定的,進步是肯定的。我們能夠從李子誠的身上確定,他將會遵循怎樣的道路,什麼事情肯定會發生。但總體上來說,中國是一塊難以捉摸的大陸,現在能給出的最好建議並不是外交官們口中所說的“等等看”,而是“從現在起正視這個國家”。
總之,現在只有一句話可以形容這場正在上演的和即將發生的變革——它將為整個亞洲的復甦指明道路,同時新時代的曙光已經顯現於這個國家!”
《紐約先驅報》——《變革自南而來》端納於北京
京城,東交民巷,最近兩天,對於東交民巷的外交官來說,他們長鬆了一口氣,同時,另一種緊張情緒卻又他們的心間瀰漫開來,他們之所以鬆一口氣,是因為李子誠乘火車到達京城,與袁世凱展開會談,意味著中國很有可能不會爆發內戰,從而將不再影響到各國在華利益,干擾各國對華貿易,威脅各國在華僑民的生命財產。
而之所以緊張,原因非常簡單,李子誠或許是中國政府高層之中,唯一一個自幼接受西方教育,並在歐美國家成長的中國官員,但是,從他過去的所作所為來看,他顯然受到了歐洲各國所盛行的“民族主義”影響,這樣的一個人出任中國總理,很有可能會造成一種結果——影響各國在華特權!
也正因如此,各國外交官們的情緒才會顯得有些複雜,一方面,為了維持中國的穩定,避免內戰的爆發,他們樂意看到李子誠出任國務總理,透過這種政治上的整合,透過實現袁李合作,避免內戰的爆發,而另一方面,李子誠所表現出的民族主義立場,卻又令他們擔心在華特權的損失。
複雜的態度、現實的認知,直接導致了一個結果,至今,公使團仍未拿出一個“統一的意見”——如何同新的國務院打交道,第一次,一直影響著中國政局的各國公使團,決定落後於現實。
美國駐華公使館二樓的公使辦公室內,雪茄煙的煙霧瀰漫著,美國駐華公使芮恩施的指間夾著一根古巴雪茄煙,面帶微笑的他看著正在自己面前侃侃的公使館參贊丁家立。
“……在某種程度上,孫逸仙只是一個搗亂分子、投機分子,並且其人個性好大喜功,而且是個魯莽而沒有原則的冒險主義者,又極好虛榮……”
在丁家立如此形容孫逸仙的時候,芮恩施的腦海中浮現出了三年前,同英國公使朱爾典一同提及孫逸仙的“鐵路計劃”時,《紐約先驅報》記者端納寫給莫理循的一封信上的內容。
大概在6月底7月初的某天,端納在上海拜訪了孫逸仙,談話中,孫向他提起自己的鐵路計劃,但又宣告暫時還不能公佈。孫逸仙的話不說則罷,一說反而吊起了端納的胃口,於是他軟磨硬泡了好一陣子,孫逸仙這才走進內室拿出一張6英尺見方的大地圖,並鋪在地上向他詳細介紹。
孫逸仙拿出的是一張包括西藏、蒙古和中國西部最邊遠地區的地圖,但在端納的信中,當時的情形卻是這樣描述的:“……從這張地圖完全可以看出,說明孫不僅是個瘋子,而且比瘋子還要瘋。他絲毫不講實際,缺乏普通常識,而且對他自己目前所倡議的事業缺乏最基本的概念。
而後來,當孫逸仙的中國鐵路規劃推出之後,芮恩施總算是理解為什麼端納會如此形容那位“革命家”,正像端納說的那樣孫逸仙不過只是手持毛筆和一塊墨,不時隨心所欲的在各省和各屬地的位置上畫滿了許多線路。他用雙線表示沿著海岸線從上海到廣州的鐵路幹線,又從那裡穿越崇山峻嶺通往拉薩,再向西繞來繞去伸到西部邊界進入新疆,再穿出去到達蒙古。他的另一條幹線是從上海經四川再到拉薩。他還有一條線路是從戈壁沙漠的邊緣進入蒙古。其他幾條線路是通向北方、西北和東北的,各省都有很多支線。
雖說只是一件根本不可能實現的事情,但是卻可在某種程度上作為一個佐證。
“丁
《新紀元199年》 第280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