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290部分 (第1/4頁)

希望之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如果所料不差的話,他肯定是想在人動文章,從陳瀾生提到的這個“華洋”起,李子誠便在心下暗自思索起來。

“……除去被視為精英的內班人員,只有少數幾名中國幫辦外,在稅務部的外班包括外國人和3352名中國人。在全部490名負責人員——監察長、副監察長,他們是外班的行政官、驗估員、驗貨員、檢查長、副檢查長、檢查員和稽查員之中,除14名中國稽查員,他們檢查進出港口船隻的貨物之外,都是外國人。英國國民又佔支配的地位。外國人中,英國人有454名,在57個監察長、副監察長和驗估員的高階職位中,他們佔了32個,餘下的333國人為過磅員、值夜人、船員、衛兵、送信人、辦公室聽差、看門人、看守人和勞工。在港務科,40名指揮員、辦事員、技師和炮手也都是外國人,其中英國人29名,而44國僱員則擔任甲板船員、引擎室船員和船艙船員。在海務部工作的1239人中,只有少數中國人擔任“行政”職務,這些職務基本又7名外國人的禁臠。在小小的公務部,33名僱員中14名為中國人。總之,6159名中國僱員,相比於外國僱員有1376人中,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擔任非下等的職務。所以……”

完整的背出這些數字之後,陳瀾生方才看著總理說道。

“當年由於清政府對洋商洋行不熟悉,遂委託英國領事李泰國建立海關,對國外商品收取進口關稅。本來清政府打算派一名中國人創辦海關,但被戶部侍郎文祥以“中國人有中飽私囊”之由給否決了,這才有了總稅務司之始,而且赫德也曾多次在4、175、19、1902、190年的多份備忘錄中所表達外國稅務司署的意圖,外國的稅務司署在它產生了一個取代它的、並同樣誠實和有效率的本地行政機構時,將結束它的工作。而安格聯在就任總稅務司之後,亦在備忘錄中提及此事,所以,總理,我們現在就要爭這個人事權,尤其是被視為港口精英的內班人員,現在的海關的內班人員,或是由倫敦海關官署為補充佔支配地位的英國集團而招收,或是由幾個外國駐北京公使館直接向總稅務司推薦,若想逼安格聯撕破臉,從而使國務院能名正言順的將其解職,只能以人事權為導火索。”

為了實施這個計劃,陳瀾生反覆推算過各種可能,最終思來想去,只有這個人事權,才能掩飾所有的“最終目的”。

“清末至今,我國求學於世界,有大量精通外文的年青人曾出國留學,他們完全能力進入海關,並勝任海關的工作,所以,財政部擬向總稅務司署提出要求,對海關進行改革,以適應海關本土化發展。既停止招錄外籍人員,中外職員在權利和義務平等,中外員工同工同酬,任命一名華人為海關總稅務司秘,派遣中方職員出國深造,同時規定各層職務本土化進度表,規定相應的倒計時,既時間表到期後,洋職即行以辭退,由本土職員接替!”

瞧著陳瀾生,李子誠卻是笑了起來。

“這些要求,只怕專橫跋扈慣了的安格聯恐怕連考慮都不會考慮,就會直接拒絕!”

“總理,咱們需要的就是他拒絕,如果他接受了,想掌握關稅和關餘,至少需要五到六年的時間,咱們沒那麼多時間,可如果他直接拒絕了,咱們就可以名正言順的將其免職,當然那時的態度需要強硬一些,固然安格聯是英國人選擇的總稅務司,可如果咱們足夠強硬的話,英國最終還是會認同咱們的態度,然後我們就在英國人沒做出選擇之前,首先任命一個總稅務司!造成即成事實後,英國人也只能接受!”

望著總理,陳瀾生卻是不無遺憾的說道。

“如果不9年的條約規定總稅務司必須由英國人出任,任命一箇中國總稅務司到是再合適不過,但……”

“我明白!”

對陳瀾生的遺憾,李子誠當然能理解,事實,自己不也是受限於這條約,那條約的,甚至就連國務院下邊都設了一個條約辦,用於提醒國務院應該考慮那些條約。

“財務部挑選一個合適的人選,儘快把這件事給我辦好了!”

第7章 江海關稅務司浮想 京城內風雲變幻

第一次鴉片戰爭後.依1842年簽訂的《中英南京條約》.上在1843年闢為五個對外通商呂岸之一.英國、美國和法國陸續在上海設居留地—租界.太平天國時期.上海租界成立自治機構工部局.從事實上演變成獨立於清朝行政和司法管轄權外的租界.此後上海形成兩個租界與中國地方政府分割管理的的局面.開埠後的上海迅速成為亞洲最繁華的國際化大都市.

《新紀元199年》 第290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