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3部分 (第1/4頁)

鼕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此外,還有各種信仰治療法和意識療法:精神派、催眠師、有一隻“魔箱”的人,更不用說盧爾德(Lourdes)朝聖⑧和哈西德派(Hassidic)的神秘教士⑨了。

關於精神治療效果的研究,約略形成於1920年,顯示結果都差不多:精神治療或許有神奇的效果,但資料不夠完全,且不能證明哪一種方式比較好,或與另一種的差異為何。這代表雙重意義:一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是對某些人有用的特殊療法,並不能用來治療所有的精神問題;二是治療成果言過其實。不管結論為何,都不是弗洛伊德以及精神分析學派能接受的,因為這等於全然否定弗洛伊德的理論。

記得有一天晚上,比勒(KarlBuehler)和摩根斯坦(OskarMorgenstern)⑩在我家餐桌上談論到一項有關精神治療效果的重要研究。布勒是維也納大學的心理學教授,略微傾向弗洛伊德學派(他的夫人夏洛特就是弗洛伊德派的精神分析醫師),而摩根斯坦當時還是個學生,後來在普林斯頓大學任教,併成為統計理論的權威。比勒說道,效果可以顯示,對許多心理疾病而言,精神分析是有力而特殊的一種治療法。並且說,我們該好好研究精神分析可以適用的範疇。

………

真假弗洛伊德(4)

………

摩根斯坦回答說:“不對。如果看統計數字的話,要不是這個病人本來就沒有所謂的心理疾病,就是病情之所以改善是由於病人對方法信賴產生的信心,而非方法本身所致。”

“不管怎麼說,”另一位在座的眼科手術醫師說,“弗洛伊德精神治療法的效果不明顯,因此沒有醫師可以憑著良心來推薦或運用。”

對維也納所有的醫師來說,最困惑的就是不知道弗洛伊德和他的弟子說的是“治療病人”,還是“文藝批評”。前一分鐘他們才試著去治療某一種特別的疾病,比方說害怕過馬路或是陽萎,下一分鐘他們又用同樣的方法、字彙以及分析方式來看《格林童話》(Grimm’sFairyTalse)或是《李爾王》(KingLear)。醫師大都心悅誠服地認為:“對小說藝術而言,精神分析居功厥偉,”正如託瑪斯·曼(ThomasMann)在弗洛伊德80歲大壽的講演中所言。對文化、文學、宗教以及藝術,弗洛伊德是最有影響力、想像力、慧眼獨具的批評家;以上姑且不提的話,許多人都一致認為,他為長久以來緊閉的靈魂開了一扇窗。由於這點,他足被譽為“奧地利最重要的人物”。

然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就像牛頓的物理學、康德的形而上學,或者是歌德的美學,可以成為一種治療法嗎?弗洛伊德和他的追隨者聲稱,精神分析確實是一種療法,但這點卻是一般維也納醫師所不能接受的。

只要有人暗示弗洛伊德的理論是“詩”,而不是“科學”,他就覺得受到莫大的傷害。即使是他親自邀請託瑪斯·曼在他生日時演講的,卻又深深厭惡他的“讚美”。當然,不管精神分析是否是真正的科學,弗洛伊德還是偉大的藝術家。也許,他是本世紀最卓越的德語散文作家——他所寫的,是那麼清晰、簡明與精確,如不可言傳的上乘詩作。在沒有特別指明患者為誰的病史記錄中,他以兩段文字就把一個人的全貌勾勒出來,比許多長篇小說,如託瑪斯·曼寫的,還要高明。他所創造的語彙,不管是“肛門的”,還是“口欲的”,或是“自我”與“超我”,都是偉大的“詩的想像”。然而,這種種卻使得弗洛伊德那“科學的醫學”更不自在,且在聽別人盛讚他是“詩人”、“藝術家”時,讓他本人和他的信徒勃然大怒。

在我童年時,這些都是大人不斷討論和辯論的主題。我想,稍早的時候,約從1890年到1910年,更是如此。那期間弗洛伊德的鉅著問世了,他已是一流的神經醫學專家,在臨床治療上,特別在診治女病人方面,有了不起的成果,也是所謂“風潮”的領導人。然而,問題卻一再地浮現:弗洛伊德的道德問題、精神分析的醫學倫理與效果、精神分析效果的衡量標準,以及宇宙哲學是否適用於臨床治療等。

於真萬確的是;沒有人忽略弗洛伊德。大家都很鄭重地討論他,然後決定加以排拒。

精神分析的起源,常被解釋為對“維多利亞時期性壓抑”的反動,特別在美國被視為如此。在美國或許是有這種“壓抑”,但在英國,除了短短的幾年,是否有這種現象則令人存疑。就奧地利而言,不管是在弗洛伊德年少時,或是他執業的時代,都沒有所謂的“性壓抑”

《旁觀者2019》 第3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