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63章 群賢畢至 (第1/2頁)

沈不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通天八年,六月初六。

時值盛夏,既有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兩條人工渠,被彎彎曲曲地鑿出,以作流觴之用。

人工渠長達數里,兩側鮮花如簇,楊柳依依,無數從各地趕來的文人騷客齊聚於此。

其中既有關中道本地的關隴豪閥子弟,也有來自河東道、河北道等地藩鎮的世家子,亦有河南、山東之地的豪族。

從某種意義上講,傳統概念的“關東門閥”,來的人反而比關隴本地豪閥要多。

其實也不難理解,雖然大隋拆了鄴城,但某些傳承下來歷經數百年不倒的底蘊,是不會被拆毀的。

在這個時代,門閥是世代掌握知識壟斷兼修行傳承的文武一體化統治階層,幾百年任你誰當皇帝,門閥都是統治階層,佔據著絕大部分的王朝氣運,或者說大多數皇帝本身就是門閥的一員。

即便是女帝大興科舉,光建縣學,短短十幾年也改變不了門閥依舊掌握著知識壟斷的現象。

門閥子弟少年拜師仙門,成年入仕為官,幾乎成了人人共知的社會慣例。

在這種大多數出生一輩子都是牛馬,少部分出生就在羅馬的時代裡,想從事“文人騷客”這個職業,家裡怎麼也得是個獨霸一縣的土豪或者詩書傳家的寒門,否則是培養不出來的。

正因如此,來參加流觴詩會的人,有一個普遍的問題。

——矯情。

既眼巴巴地想從五年一度的盛會里,撈取到名望、人脈、政治資本。

又奢求能保持文人風骨,見到大人物時矜持、高雅地交談,不舔的那麼明顯。

上官莞兒對此表示,煩透了。

連假笑都不願意維持,上官莞兒冷淡地甩開了一個河北道渤海藩鎮來的年輕人,一個日後很可能成為渤海鎮留後的年輕人。

上官莞兒今日將她披散的烏黑秀髮用簪子斜斜地綰在了一起,冷著臉問道。

“這流觴詩會,是怎麼安排的?”

“上午按慣例是以文會友,下午流觴曲水,手中飛花令最多之人,能獲得浩然書院的彩頭,一件地階靈器。”

所謂以文會友,無非就是在水渠兩側自由活動,認識點朋友,相當於為來自天南海北的文人騷客提供一個交際的圈子。

下午的流觴曲水,則是要透過兩條河渠的流觴停止時,選兩人出來吟誦詩文,比拼的意味也相對更濃一些,獲勝之人會獲得飛花令。

當然了,自古文無第一。

文人相輕是常態,所以飛花雅集其實是積分制,誰手裡的飛花令最多,誰就贏。

換言之,不需要你挨個打敗所有人,只需要你拿到酒樽時,堅持的獲勝輪數最多即可。

不過上官莞兒有內幕訊息,這屆流觴詩會,恐怕舉行的不會特別順利。

太平公主親口告訴她,從宋院長那裡得到了詩鬼必定會來赴甲子之約的訊息。

哪怕閉關良久,宋院長依舊沒有必勝的把握。

當時上官莞兒問:“大概有多少贏的把握?”

太平公主只給出了一個模糊的估算,

“五五開吧。”

上官莞兒本來自恃詩文無雙,此次定能拔得頭籌拿到那件地階靈器的,如今得知詩鬼可能攪局,心氣便頗有些煩亂。

一個不慎,撞到了路邊擦肩而過的行人。

“你怎麼看”

剛要訓斥對方走路不長眼睛,她抬起頭。

上官莞兒愣了愣,嘴角竟破天荒地扯起一絲僵硬的笑容。

“起來很眼熟?”

沈不渡疑惑地問道:

“施主,小僧見過你嗎?”

見上官莞兒許久不答,沈不渡雙手合十行禮,道了聲歉後便離開了此地。

“上官舍人?”

“啊?”

上官莞兒回過神來,小和尚卻已經消失在人海中了。

“哎呀,我剛才在想怎麼說呢。”

旁邊的人有些不可思議地看著上官莞兒,這位可是內廷第一才女。

本來上官莞兒是罪官之女,要被送去教坊司的,然而女帝聽說其才名,召見了年僅十四歲的她,當場出題考較。

上官莞兒文不加點須臾而成,且文意通暢、詞藻華麗,真好像是夙構而成。女帝看後大悅,當即下令免其奴婢身份,讓其以舍人身份參與宮中詔命。

如今這位文思敏捷的才女,怎麼會連說什麼話都不知道?

《一拳神僧線上閱讀》 第63章 群賢畢至(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