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部分 (第1/4頁)
風格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張靜齋正待發作,忽然一人出列,對張靜齋深施一禮,道:“石川見過大將軍。”
張靜齋視其人,乃是聖京名士,姓石名川,原居白郡太守之職,因為治理地方有功,被張靜齋召回京城擔任光祿大夫,其人年近六十,樸實敦厚,是個人人敬重的長者君子,只是有時候過於迂腐執拗些,一向不怎麼招人喜歡,可以說並不是個心思靈巧的人物,居然是他站出來說話,實在不可思議。
張靜齋臉色稍霽,道:“石先生必有以教我。”
石川道:“對於海衛之事,下官是不懂的,若是說到興修水利,下官倒是可以說上兩句。請大將軍相借圖本,下官參照則個。”
張靜齋聽了他的話,眼前一亮,心想這石川是以精擅內政聞名的,要說對於農事、水利、商賈等方面的知識,在場的人裡邊的確是再也沒有比他更有發言權的。阮香關於建海衛的奏章還可以理解,但是那道關於水利的奏章著實讓人摸不著頭腦。現在諸侯紛爭,正是要緊時候,阮香提出這個水利方案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若是實行無疑等於捆住了她自己的手腳,實在可疑。他是絕對不信阮香會乖乖將自己的弱點展示給他看的。
石川接過圖本,剛看頭一眼就顯出沉迷的樣子,這一看居然看了好半天的功夫。他臉上的表情更加奇怪,一會兒驚奇,一會兒狂喜,最後則是痛哭流涕,“撲通”一聲跪在了地上,對張靜齋稽首再拜,卻說不出話來。
堂上文武無不驚詫莫名,張靜齋大驚道:“先生何故如此?”
半晌,石川才止住悲聲,無視堂上眾人的目光,絮絮叨叨道:“下官觀看此圖,勾起一件心事。下官家境殷富,少時不服父母管教,弱冠之時就立志遍遊天下山水,浪蕩二十餘載,散盡家財,父死母葬,都沒能在跟前盡孝道,可謂逆子一個。”
張靜齋不知道這老頭兒忽然這麼大發感慨是為著什麼,也想不明白這和阮香修運河有什麼關係,看起來老頭兒是年紀大了,腦子也糊塗了,這麼些人計議大事可沒功夫聽他這麼嘮叨,本想直接斥退他,不過看在他年紀這麼大了,卻不好去為難他的。張靜齋自己雖然耽於行伍多年,沒受過多少教育,言行鄙陋,但是卻最恨屬下不知禮儀。最近本來心情就不太好,被石川這麼一哭,雖然沒有發作,臉色卻也好看不到哪裡去。
這時候旁邊閃出一人,直指石川罵道:“虧你也是多年為官之人,廟堂之上,豈容你這般不識進退禮節!如此失儀,還不速速退下!”
張靜齋一看其人,乃是侍郎隋吉,此人擅長填詞作曲,倒也有點歪才,只是生就一副媚骨,人品讓人十分不齒,此刻雖則在氣勢洶洶指責石川,一對老鼠眼卻老是偷偷瞄著張靜齋的臉色。見是他跳出來,張靜齋心中憑添幾分煩惱,臉色越發不好看了,不耐煩地道:“隋侍郎退下,讓石先生把話說完。”
隋吉一看張靜齋的臉色就知道自己馬屁拍在了馬腳上,出力不討好,只得灰溜溜站回本位。
石川鄙夷地看了隋吉一眼,對張靜齋道:“大將軍容稟。下官少年疏狂,行事不經,卻因此體味到民間疾苦,增長了不少見識。沒能在父母面前盡孝是我最大的憾事。下官畢生的心願,就是能為百姓多做些事,彌補這個缺憾。說實話,下官這個光祿大夫當得並不安心,下官更希望在地方上做些事情的。這個水利工程,是造福萬民的好事,下官若能在有生之年完成這麼一個工程,死也可以瞑目了。下官觀看此圖紙,還有不少地方需要完善改進,多處關鍵資料標示不全,想法雖好,未免操之過急,若草率動工,後果堪憂。況且此工程如此浩大,實行起來肯定還會有無數實際困難,稍有不慎,就可能成為禍國殃民的根源,輕則民怨沸騰,重則傾覆家國。為靈、淄兩州百姓計,請大將軍準我前往靈州主持這一工程。下官雖然垂垂老矣,經驗尚在,即使不能竟全功,至少敢保證不會引起民變。”話雖這般說,他臉上卻是一副躍躍欲試的模樣,好像張靜齋已經批准了一般。
張靜齋聽了這番話不禁莞爾,這老頭子確實是一根筋,這種請求為敵人效力的話也就石川敢在大堂之上堂而皇之地說出來,不過他一向自詡有容人之量,自然不會和一個半截入土的老頭子計較。
張靜齋心裡暗暗盤算一番,又問石川道:“依先生之見,這麼一個工程需要耗費幾何?多久可以完工?其中利弊究竟如何?我是外行人,還請先生不吝賜教。”
石川想了一會兒,憂心忡忡回稟道:“回大將軍話,此工程之浩繁,實乃下官生平僅見,而且缺乏詳細的資料,一時半會兒也說
《明器風雲錄》 第112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