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57章 嶧山 (第1/2頁)

大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大夥聽了僕人的話,感覺非常過意不去,更佩服仲圖的氣量,此刻更不知道是否住下會打擾仲家。仲圖哈哈一笑:“別管他,我哥就是急脾氣。你們隨我去見見他。” 大夥心裡稍微安穩,穿過大堂到後庭客廳,只見一位身才修長,白麵黑鬚,年約四十幾歲的男子正坐在書案前緊鎖眉頭搖頭嘆氣。仲圖道:“大哥,我回來了。” 仲圖的大哥仲固,在江湖榜上叫儒生俠。他見老弟弟回來了一下起身站起說:“小五,你可回來了,明天就要開執事會議,後院卻著火了,你可真是沉得住氣,哦,這幾位是?”“是我師門的小朋友”說著把大家介紹一遍,仲固讓大夥落座獻茶。仲圖接著說;“有什麼大不了,看你急的。不就是選教長和執事麼?教長就你和我師哥兩個人比一下,誰當不都一樣麼?” 仲固說:“如果按你說的,我就不著急了。前幾天不知道怎麼了,發生大事了?”“什麼大事?你說。哦,這幾個晚輩都是我師門的人,不用避諱。”於是仲固把來龍去脈簡單的說說。 原來,儒教被漢朝立為國教以來開始興盛,到晉朝為止一直獨尊,世人也稱儒教為孔教或聖教。在魏晉以後,佛教道教盛行,逐漸與儒教並稱三教,但儒教還是被歷代君主立為根本,其他兩教視為兩翼,因此其正統地位還算沒有動搖。但儒教雖為國家宗教,卻一直與武林界無緣,自從道教和佛教躋身江湖後,儒教的大師賢哲們發現這是一處空白,便商議辦法怎麼能影響進去。後來經過分析認為若想滲透進去必須自身要主動,於是決議在教內的子弟中,選拔文武兼優的才俊,成立儒教的分教,但對外也是單獨的教派,並正式命名為“名教”。並按其他儒教的模式設定教長和執事,相當於其他門派的教主或掌門,以及長老或堂主。 儒教的教主一直為孔子的嫡系後人擔任,現在是三十代孔渠,封崇聖侯。為了使名教能立足江湖,他親自規定出名教的立教宗旨和教長、執事選拔,以及教眾入教的的規定,並親自完成了第一任教主和執事的選拔。名教教規規定,繼任教長的選拔由原教長和四位執事各推薦一名教內弟子候選人,除教長外其他執事自己可以參選。所有候選人必須是孔門十哲的後代,這十哲包括子淵後人顏姓、子騫後人閔姓、伯牛/冉姓、仲弓/冉姓、子有/冉姓、子貢/端木、子路/仲姓、子我/宰姓、子游/言姓、子夏/卜姓等,加上孔孟共十二姓。推舉完成後,先由四大執事候選人捉對比試,勝者二人與教主候選人一同比試,全勝者按制度直接定為新任教主。特殊情況下,互相迴圈勝負不能確定人選的時候,則需要報儒教教主來確定。每屆教長在任時間10年,與武林論劍相同,提前論劍一年更選。 執事分東西南北四位,分別負責教學、教務、對外、後勤四個方面的事物。執事的選拔一樣由原執事推選一人,新教長推選四人,互相比試勝者任職。候選人同樣是10賢的後人。以後要成立分教,則分教的教長選拔,同樣按規定執行,不過候選人可以擴大到72賢哲後人。 最後,教長和執事卸任後,組成長老會,監督教內工作。 名教成立不到十年,趕上終南論劍,便派人參與其中。結果為劍榜沒有登入,俠榜有東俠仲賓,沂蒙大俠孔熙孫,儒生俠仲固。雖然在劍俠榜上並不理想,但也算有了一席之地。到了今年,孔渠更關注嵩山論劍的事情,特意提前讓東俠閉關修煉退出教長職務,爭取得到劍客的稱號。同時讓他的兒子少教主親自督促四大執事,主持重新選拔教長和執事的事宜。 按著南執仲固的想法,東俠閉關後,教長的人選基本上就是他和東執沂蒙大俠孔熙孫兩人,另外兩位執事武功極弱,基本退出競選。因此兩個人無論誰被選上都屬於順水推舟、人選內定,知根知底,不算意外。但沒有想到,臨近比武了,西執事端木城突然推薦了一個本家的一個遠親名叫卜雋,北執事閔融也憑空推薦了一個叫閔秧的。而按選拔教長的規定,前任教長和執事都有權利推薦,所以無可厚非。但那兩個人以前從來沒有見過,也沒人提過,仲固感覺非常突兀。據說那兩個人的武功都相當高,少教主見到候選人後,直接認可。 最頭疼的是,教裡發生了一件更大的事。北魏孝文帝於太和十六年,為了宣揚儒教,表示朝廷尊敬,加封孔子為“文聖尼公”,同時頒發了一塊同字的匾額和一塊鏤有“名教至聖”的金牌。儒教成立名教的時候,起名就是根據此牌而定的。金牌一直儲存在名教內,放在教長密室的供臺上。教長東俠在自己家閉關修煉,金牌就由負責教務的南執仲固保管。但前幾天,金牌突然不翼而飛,金牌是御賜的,是本教的標誌,也是教長的信物,離奇丟失,那可是大事。因此仲固一下慌了神,等孔熙孫不回,等仲圖也不回,急的

《劍破諸天免費閱讀全文》 第57章 嶧山(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