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七百八十六章 朕的眼睛裡不揉一粒沙子 (第1/2頁)

崛起的石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噼裡啪啦...”

當搜出來一個個小山般的書籍和字畫被燒成灰燼,那些印度平民也就都閉上了嘴。

此時一名經過的西方傳教士記載下了他的所見所聞:

“聞到的都是焦味,滿眼所見的,都是在明軍手下哭嚎的印度平民。”

這其中雖然有因憐憫和憤憤不平而促成的誇張描繪,但實際情況的確是相差不多。

起碼搭眼粗略的看上去,的確像是明軍在欺壓印度平民,沒人會去看深層次和細節,他們只會從表象上大做文章。

無論五年前聖殿發生的血腥事件,還是如今前印度境內的“焚書”事件,在後世都成了英明的神武崇禎大帝一生的黑點。

有人說他是老而昏聵,也有人說他已不再是當初那個文韜武略、為民做主的帝王,成了徹頭徹尾的暴君。

然而只有崇禎皇帝自己知道,身為一個帝王的心思,是那些所謂磚家永遠都不可能理解的。

沒有人會一輩子沒有黑點,更何況當初剛穿越過來的時候為了活命,自己的黑點可並不少。

後世的各種討論上都對崇禎皇帝的這次舉動大黑特黑,但現在的實際情況卻是,因明軍這次行動死傷的印度平民非常少。

大多數遭受傷亡和損失的平民家庭,要麼是他們憤憤不平,加入叛軍,自取滅亡,要麼就是被叛軍當成養料。

明軍儘管是在執行任務,但他們畢竟不是毫無感情的滿清韃虜,對待無辜的平民百姓,真正動手的情況還是很少。

現在大明軍隊中的每一個士兵,無論戰兵、輔兵還是守兵,都必須有一個前提——有家有室且超過三人。

這樣的前提讓明軍有了最起碼的秩序和穩定,也讓士兵們懂得對百姓有起碼的尊讓。

他們都有自己的家人,大部分小夥子都是刀子嘴、豆腐心,只是聲色俱厲的嚇唬他們一下,讓他們乖乖的交出自己需要銷燬的東西而已。

就算有人不肯交出來,一般也都只是嚴厲的警告一番,除非是那些屢教不改的刁民和自恃前莫臥兒貴族身份的傻子,才會去拿他們祭旗、立威。

有人覺得這是崇禎大帝的昏聵舉動,但他們錯了,後面發生的事情證明這完全是一個完整的計劃。

崇禎三十五年九月,另一道殺機頓現的聖旨下達到明屬印度地區阿格拉城。

聖旨中規定,半年之內,印度地區所有帶有古印度文字、符號、標記的房屋、遺蹟,都要徹底拆除,就連泰姬陵和曾經莫臥兒帝國的各種宮殿、馬場等也不例外。

拆下來的石料、木料可以幫助當地百姓重建家園,也可以用來維護城鎮等等,新建伯王先通可以自行做主。

這還沒完,十月、十二月又相繼下達了更多旨意。

其中包括“駭人聽聞”的強制收繳包括大明本境及印度地區所有印度人的原本衣物。

收繳上來的原印度衣物將全部都被集中焚燬,由各地衙門有司按照數量,下發給印度平民漢人的傳統服飾。

戶部第一批撥款三百萬兩白銀,用於在印度地區大規模設立私塾、外境府學、縣學、鄉學。

現有印度平民中三十歲以下的平民都必須入學,每一名新出生的印度孩童,也必須從鄉學開始,專門學習漢語言文化。

崇禎三十六年春節前後,大明內閣下達了最後一批後續政策。

其中包括,除非已經取得大明百姓身份的外族人,否則禁止遠東人、印度人,尤其是美洲人與漢人通婚。

違抗者,無論身份,殺無赦。

......

孟加拉暴動,一件三個月內就被守軍迅速鎮壓下去的反叛,所有人都沒當回事兒,卻遭到大明帝國從各方面的斬草除根。

從崇禎三十五年直到崇禎四十年的五年之間,大明除了持續維持在全球的擴張、殖民統治以外,更多是將主要力量轉向佔領區內進行“防毒”。

五年之間,如今你要是再次踏上後世印度的國境內,你基本已經見不到任何有關古印度存在的證明。

印度的一切原本衣物都看不見,大街小巷中行走的平民都穿著漢服,寫出來的文字也是漢子。

甚至就連印度原本的語言,內閣也在崇禎三十八年下達政策,禁止他們在公眾場合說出來。

大明在各個方面的待遇對各族百姓都是極好,可一旦到了這種問題上,就顯得有些不近人情。

只有一些上了年紀的人,才會在心中牢記它存在

《史上最強崇禎TXT下載》 第七百八十六章 朕的眼睛裡不揉一粒沙子(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