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38頁 (第1/1頁)

報紙糊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而且他們這一行,明面上也打的是劉記的旗號。只是這樣一來,劉記作為皇家勢力的秘密,不就等於不攻自破了嗎?看來要變天了,杜小偉想。最早的時候杜小偉想不通為什麼劉燦那麼愛錢,現在知道了,花錢的不是一個人或者一家人,那是一個國家機構。這次他帶過來的小孩只有十五個,其他的都還在培訓,火候不夠。然後又招了二十個幫工,十二個男的八個女的,都屬於腎強體壯型的。年糕由劉燦直接從年糕作坊裡抽調兩個人過來,他就不再需要操心了。米粉也不難,先開兩個模具,以後他再手把手的教給下面的人就好。他現在首先要整的還是面樓。因為東西再好,別人不知道怎麼吃,還還是白搭。先弄一家面樓宣傳宣傳吧。因為以前起手過一家,這次他已經是熟門熟路了,而且還有劉記幫忙,簡直是事半功倍。不出十天,面樓就開張了。杜小偉再次感慨,劉記果然是財大氣粗。面樓果然沒有讓大家失望,在沿海的這座城市掀起了一股小旋風,劉記作坊裡面的年糕之類的生意立馬劇增。考慮到杜小偉的到來,劉記在城裡另外找了一家大的店面,靠近碼頭,專門為杜小偉的作坊服務。麵館一開張,杜小偉就去忙薯粉的事了,他從洛城帶出來的小孩個個都很能幹,杜小偉只留了三個在廚房忙,掌櫃又劉記那邊出人,前堂的夥計臨時招來的。再調兩個過去熟悉年糕的流程,到時候做米粉之類的,也是要用到。杜小偉仿照碎肉機的原理,做了一個更大一點的玩意兒,專門用來碾紅薯。他招過來的哪些人都是年輕力壯的型別,一天下來,能幹不少。安排四個婦女專門洗澱粉,十幾個木桶並排放著,在房樑上吊跟繩子下來,在木桶的上方系一個十字木架,把紗布的四個角系在木架的四頭上,再往紗布裡放一些碾碎的紅薯,加水過濾。一個桶滿了,就轉移到另一個桶繼續工作。過濾好的澱粉要沉澱一個晚上, 卞城卞城也是一座沿海城市,四季乾燥炎熱,盛產水果。杜小偉這一行人並沒有招搖,儘量低調行事,畢竟這裡皇家的勢力薄弱。他們先是裝作普通商賈的樣子,花了幾天時間瞭解當地的民俗風情,發現其他城市的套路在這裡並不適用。

《杜小強》 第38頁(第1/1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