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41章 火繩槍的難題 (第1/2頁)

百里如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自春風樓那頓晚宴之後,第二天起,宋廷就已經打算將全部的精力投入到火繩槍的研製上來,他已經預感到亂世來臨,而火槍才是亂世之中生存的法寶。

如今的形勢就是四個字:時不我待。

當時陳規研製出了能夠近距離射死鴨子的突火槍,其實就已經算是邁出了研製火槍的第一步,接下來更應該乘勝追擊,加緊研發出火繩槍。

根據史冊的記載,火繩槍誕生之前,歐洲有一種管形金屬製火器,稱作火門槍,在14世紀後期被廣泛使用,這是火繩槍的前身。

後來,經過演變改進,靠燃燒火繩來點燃黑火藥的火繩槍,率先在歐洲被髮明。

當時的西班牙就是依靠這種殺傷力巨大的火器,征服了龐大而落後的印加帝國,又打敗了龐大的奧斯曼帝國,一度稱霸歐洲。

到了明朝時期,大約16世紀,火繩槍由歐洲傳到了日本,當時的日本稱之為“鐵炮”,在織田信長與德川家康對武田勝賴的戰爭中,這種“鐵炮”嶄露頭角,使得日本真正認識到“鐵炮”的威力,此後,日本開始大量生產這種“鐵炮”。

火繩槍傳到中國,是在明朝嘉靖年間。明軍在對倭寇的戰爭中,繳獲了日本的“鐵炮”(火繩槍),當時的明朝廷十分重視,令兵仗局仿製,而仿製出來的這種新式火繩槍,名字為後世十分熟悉——鳥銃。

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兵仗局仿製出第一批鳥銃1萬支,之後又持續改善,把鳥銃裝備到軍隊,比如赫赫有名的神機營,為數5000人的一營,就有3600杆鳥銃。

有明一朝就十分重視火器。在嘉靖至萬曆年間,明人學習和改進了西方傳入的各類火器,除了鳥銃被大批次裝備于軍隊外,佛郎機也被明軍改造和裝備。

與明朝截然不同的是清朝,清朝統治者閉關鎖國的統治,阻礙了火器的發展,造成清末還在用弓箭作戰。第二次鴉片戰爭時,僅作戰2小時,清軍有2千人陣亡,而敵軍只有5人陣亡,其落後程度可想而知。

現在,這裡是大梁,與北宋大致相同,火槍尚未被髮明,宋廷覺得要搞出火繩槍雖然難度很大,但也不是不可能。

更何況,還有陳大鬍子這天才畫出圖紙,且日以繼夜地研發出前期成果,那麼剩下來的,就好辦了。

在和陳大鬍子一起研製了幾天後,宋廷越來越覺得火繩槍並不複雜,理論上來說,無非就是槍管、火門、槍托、金屬彎鉤等要件,與及彈丸、火繩、黑火藥等所需物品。

黑火藥和彈丸都很關鍵。

黑火藥的問題在唐朝就解決了,作為四大發明之一,很早就傳到了歐洲、日本等地,而且西夏、南宋、元朝等朝,依靠黑火藥發明的火器也有不少,比如“轟天雷”、“霹靂炮”、“銅火銃”等等,後世說中國只會利用黑火藥發明煙花爆竹,根本就是無稽之談。

彈丸也好辦,大梁有鋼珠彈丸,曾經運用在鋼珠弩上,破壞力也很強,不過宋廷想要用鉛製彈丸,這個破壞力更大,且不影響射程。

畢竟,雖然理論上說火繩槍可以打出將近200米,但實際有效殺傷距離,也就是在幾十米內,用鉛製彈丸明顯可以提高射程。

所以,目前研製火繩槍的難題只剩下兩個,一個是黑火藥,一個是精鐵槍管。

陳大鬍子不止一次抱怨,“火藥不夠啊,朝中兄!你能不能想辦法管朝廷要一點啊?”

宋廷比較無語,“你是知縣,你有權要,我是駙馬,閒職,不能搞這些事,我怎麼要?”

陳大鬍子便嘟囔,“你認識工部的大官嘛,我只能向知府要,知府只給一點點,我有什麼辦法。”

朝廷對黑火藥的管控還是挺嚴格的,專門設立了一個機構,叫火藥司,基本上大梁80%的黑火藥都在這個部門裡了。

火藥司屬於工部,縣衙也有工房,相當於一個小小的工部,那裡也有一些黑火藥的,不過可惜,分量太少,用完就沒了。

黑火藥的配方極為複雜,一時間要搞出來也頗麻煩,時間也可能來不及,看來,除了想辦法去汴京的火藥司搞一點出來,真的沒其它辦法了。

除了黑火藥之外,槍管需要利用精鐵製成的圓管才行,陳大鬍子搞出那幾根破槍就是因為槍管不行,粗製濫造,直接炸膛了,而用生鐵磨一根精鐵管子出來的話,起碼要一個月;找工匠磨的話,不僅十分費工錢,而且打磨得不一定好,更何況這小小縣城的工匠,手藝恐怕也比得上汴京的工匠精湛。

所以,宋廷覺

《王朝駙馬小說全文閱讀》 第141章 火繩槍的難題(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