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7部分 (第1/4頁)

愛之冰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題。

至於經典名著到底該怎麼演,應該是導演的事,這是常識。1986年,中央戲劇學院把《李爾王》改成《黎雅王》,故事改到中國春秋年代,甚至使用了中國戲曲的程式,獲得的評價相當高。20多年過去了,有些人的心態反倒大步後退了,怪。

倒是餘秋雨這次心態相當好,說:“舞臺劇《紅樓夢》,它和從文學高度來看的經典名著是兩回事,沒有必要過於難過,或者過於激動,不要把同一名字下不同等級的事情混在一起。它排出來好不好,自然會面臨市場殘酷的考驗,如果藝術上等級不高,過於隨便,市場自然會給它顏色。”心態好歸好,還是覺得話劇低人一等,嘖嘖,這戲劇學院院長當的。

尋找寶玉

李少紅版的《紅樓夢》又開始了搜尋的歷程,這次搜尋的是寶玉。偌大一中國,寶玉就那麼難找嗎?的確很難。

李少紅是個明白人,她說:“我拍新版《紅樓夢》的首要準則就是還原原著。在這個前提下選擇演員,出現選手和角色的年齡不符的情況,也是不爭的事實。總之我會盡量讓最終確定的演員接近角色。”她注意到了年齡問題,這比1987年版就是個極大的進步。1987年版電視劇《紅樓夢》最大的問題有兩個:一個是擅自修改原著,而且不是小打小鬧,是把《紅樓夢》原著的結尾統統捨棄不用;第二個問題就是演員年齡集體偏大,別的不說,晴雯進賈府的時候,年齡只有11歲左右,但你看看那個晴雯,說她21都有人信,年齡不像,表演得再好也是南轅北轍,何況,那版的《紅樓夢》表演實在談不上個“好”字,基本上也就是把臺詞念出來的水平。

話說回來,為什麼尋找賈寶玉很難呢?最重要的是,現在的社會已經沒有了生產賈寶玉型別氣質的土壤。

賈寶玉的氣質,概括起來說,大致有三點:一、懂事。比如他孝順,他遵守禮法,他對人(當然,主要是女人)體貼;二、飽讀詩書。這一點,現在能做到的年輕人實在不會有很多,我也聽說過有孩子能倒背《老子》,而且是真倒著背,還贏得了很多專家學者的掌聲(呸!),但能像賈寶玉那樣看了《莊子》後能杜撰偈語的怕是一個都沒有了;三、有想法。賈寶玉對流行觀念,比如文死諫武死戰等,能說出自己獨特的見解,目下同年齡的孩子就很難做到——他們都被大書包壓得聰明才智盡失了吧,我想。

對李少紅來說,最難的就是找出一個這種氣質的演員,唯一比找一個這樣氣質演員難的,是她必須還得找兩個——一個演少年賈寶玉(15歲前),一個演青年賈寶玉。

唯一比找兩個這樣演員還難的,是她找的兩個人至少還要外貌相似。

找兩個賈寶玉難,兩個薛寶釵呢?兩個林黛玉呢……如果李少紅真要忠實原著人物年齡的話,我對該劇表示悲觀。

當然,如果她最後放棄了這個念頭,那——我更悲觀了。

樣板戲又殺回來了

《紅樓夢》裡看戲的段落非常之多,賈家甚至自己還養了12個小演員,都是色藝雙絕之輩,有的還非常有性格,比如齡官,連賈元春小姐的面子都敢不給。寶玉、黛玉、寶釵等人顯然對這些戲都很熟,比如第二十二回說到《山門》時,薛寶釵甚至能背出裡面的唱詞,說的是魯智深,“漫英雄淚,相離處士家。謝慈悲剃度在蓮臺下,沒緣法轉眼分離乍,赤條條來去無牽掛。那裡討煙蓑雨笠卷單行,一任俺芒鞋破缽隨緣化”。

第四篇 天香樓夜總會(3)

的確是好詞,這種飽含真性真情的詩句在後來的戲裡是越來越少了,幾近於無,尤其是離我們最近的那些樣板戲。樣板戲裡也不是沒有好段落,參與創作的都是大家,想一點都不好,也難。比如這樣的唱詞:“朝霞映在陽澄湖上,蘆花放稻穀香岸柳成行……”“今日痛飲慶功酒,壯志未酬誓不休。來日方長顯身手,甘灑熱血寫春秋。”在我看來都很不錯,但更多的是這種:“細讀了全會的公報激|情無限,望窗外雨後彩虹飛架藍天。江山如畫宏圖展,怎容妖魔舞翩躚!”“手捧寶書滿心暖,一輪紅日照胸間。”圖解政策有之,宣揚個人崇拜有之,整體藝術質量可想而知了。

藝術質量是一回事,問題在於樣板戲代表著什麼,用五嶽散人的話說,它代表著“強迫流行”,比我年齡大的人,大多都能聽了上句接下句,不會唱都很難,在“文革”年代,不聽不看樣板戲,就沒別的可聽可看了。茨威格的小說《象棋的故事》就為我們描述了類似的可怕場景:一個人在納粹監獄偶然得到一本棋譜,而且

《又厚又黑是什麼意思》 第7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