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9部分 (第1/4頁)

指環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三章 《小武》試水(9)

或計時計費地在街頭和髮廊與歌廳小姐形影相隨,或滿懷柔情地看望病中的那個賣笑的女子——在令人不可思議的公共浴池裡,小武實在的肉體在陰影中顯現……聲帶中編織著各種街頭的嘈雜聲以及電視機或擴音器裡發出的各類音響——各式各樣缺乏品味的現代化次品充斥了我們的視覺和聽覺(會演奏《致愛麗絲》的打火機大概能涵蓋這種中國式的現代化),只能夠以視聽的徹底停頓和窒息來與之對位……一個個這樣“無用”的細節最後構成了這一部有力、感人、異乎尋常的影片。

高潮在最後的一場:警察(這個形象略帶反譏:他左右為難,充滿了沮喪的內心矛盾)把小武銬在街上讓觀眾觀看。360度的搖鏡頭將視角變為小武的——不僅僅是要把人物和影片從現實當中徹底解放出來,也不僅僅是要表明:排程效果的省略是一種主動的選擇而並非由於無能——它產生了一種前所未見的效果:過路人(即老百姓)在看小武,即在看我們(觀眾),當然實際上也就是在拍攝現場看著導演和攝影機——這個年輕的電影人用最簡單的辦法砸掉了任何藝術表現形式都難以逃脫的窺伺情結,就這麼簡單!——他扯下了煩人的面紗,揭開了導演深邃的奧秘,再沒有人可以躲躲藏藏:權力暴露了出來,觀眾也暴露了出來。①。hushui

黃愛玲則說道:“在中國新一代的獨立製作裡,《小武》既不憤怒,也不自憐自傷,對在現實社會生活裡碰得焦頭爛額的小人物充滿體恤;卻又能夠保持足夠的清醒,一如片中多次出現的古舊城牆,在時光的流逝中默默地見證著人間的種種。在這個崇拜高科技、文化信心盡失的年代,我們幾乎已經忘記了如何簡單直接地敘述一個關於人的故事。近十幾年來伊朗電影給世界文化所帶來的啟示,大概就在於如何將電影還原為人的藝術。從短片《小山回家》到這部16毫米的故事長片,導演賈樟柯、攝影家餘力為和演員王宏偉告訴了我們:年輕的一代也不盡是日本偶像劇的追隨者。”②

《小武》在柏林獲獎後,賈樟柯在《南方週末》發表了一篇文章《業餘電影的時代即將到來》,引起很大關注。“當時拍電影對圈外人來說還很神秘,但DV不太花錢,很多人都可以拍。後來證明,賈樟柯的判斷是對的,很多獨立電影是用DV拍的。成功的人是能看到未來的人。”顧崢說。

賈樟柯在《業餘電影的時代即將到來》說:“在釜山一家遠離市區的飯店裡,湯尼·雷恩代表英國《聲與畫》雜誌就電影中的一些問題與我進行討論。這是一次疲倦但頗為愉快的訪問,遠離電影節的喧鬧,我們把焦點投注在電影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窗外的大海潮聲漸起之時,我們的交談也漸近尾聲。不知為什麼,關於電影的交談往往容易使人陷入傷感。為了擺脫這種情緒,湯尼話鋒一轉問我:你認為在未來推動電影發展的動力是什麼?我不假思索地答道:“業餘電影的時代即將再次到來。”

他指出:“這是我最為真切的感受,每當人們向我詢問關於電影前景的看法,我都反覆強調我的觀點。這當然是對所謂專業電影人士的質疑。那種以專業原則為天條定律,拼命描述自己所具備的市場能力的所謂專業人士,在很久以前已經喪失了思想能力。他們非常在意自己的影片是否能夠表現出所謂的專業素養,比如畫面要如油畫般精美,或者要有安東尼奧尼般的排程,甚至男演員臉上要恰有一片光斑閃爍。他們反覆揣摸業內人士的心理,告誡自己千萬不要有外行之舉,不要破壞公認的經典。電影所需要的良知、真誠被這一切完全沖淡。留下來的是什麼?是刻板的概念,以及先入為主、死抱不放的成見。他們對新的東西較為麻木,甚至沒有能力判斷,但又經常跟別人講:不要重複自己,要變。事實上,一些導演對此早有警惕。我想早在十年前,基耶斯洛夫斯基反覆強調自己是個來自東歐的業餘導演,並非一時謙遜。在他謹慎的語言中有著一種自主與自信的力量。而剛剛仙逝的黑澤明一生都在強調:我拍了這麼多電影仍未知電影為何物,我仍在尋找電影之美。本屆釜山國際電影節評委、日本導演小慄康平不無憂慮地說道,過去十年間亞洲電影的製作水平提高了很多,已經基本上能與世界水平看齊,但電影中的藝術精神卻衰落了很多。而之前香港國際電影節選片,另一位評委黃愛玲則說:‘在高成本製作的神話背後,是文化信心的喪失。’在這樣的背景中,釜山國際電影節加強了對亞洲獨立電影的關注。十二部參賽電影多為頗具原創性的新人新作。電影節本身,也因這樣的選片尺度而受

《賈樟柯新片首批觀眾口碑出爐》 第9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