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47部分 (第1/4頁)

中國長城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李珉為了證實自己的猜測,也打著探病的幌子去了靜安王府。王爺王妃把他招呼得十分殷勤有禮,但就是不肯讓他見“臥病在床”的李略。李珉心裡便知曉所料無失了。

從靜安王府出來,李珉想了想,又去了駙馬府。晴陽公主和玉連城都在府中,見到他前來登門造訪都頗為意外。

“七皇兄,你今兒又出宮了,怎麼會想到來看看我?”晴陽公主含笑問道。

李珉快人快語。“我可不是來看皇妹,我是來找駙馬的。”

玉連城一怔,不知他何故專程而來。晴陽公主聞絃歌而知雅意,含笑道:“看來我要回避了?”

“那倒不必,也不是什麼要避人的事情。只不過有個事想跟駙馬打聽一下罷了。”李珉說著把頭扭向玉連城,問道:“駙馬,聽說你那個三表妹失蹤了?”

沒有想到李珉竟為此事而來,玉連城心裡一震,晴陽公主也聽得臉色一變,看向他問道:“是姨媽家那個叫若弱的女兒失蹤了嗎?那……”欲言又止地看了李珉一眼。

李珉察言觀色,看出這兩口子是知情者。索性明人不說暗話了。“她應該是和李略一起私奔了吧。”

“什麼,他們私奔了?”晴陽公主素日再如何沉得住氣,畢竟也還是年輕,這會猛然一聽這個訊息,不能不失聲道。“這如何了得!李略是世子,不比尋常百姓可以說走就走無人追究。得趕緊追他們回來才行,否則事情鬧大了不可收拾。”

晴陽公主真是急了,朝著玉連城問道:“駙馬,你知道他們在哪嗎?勸勸他們趕緊回來吧。”

玉連城緩緩地道:“我不知道他們在哪裡,但我知道勸亦無用。王爺王妃這樣旗幟鮮明的反對,至少目前,他們是肯定不會回來的。”

李珉正色道:“話雖如此,但他們若這樣一意孤行下去,後果可就無法預料了。你還是想法子找找他們,勸回來才是正經。”

“是呀,這事一時半會還瞞得住,一旦鬧開了,只怕不能善了。”公主也掂得出輕重。

玉連城沉默半刻,才喃喃地道:“公無渡河,公竟渡河。墮河而死,將奈公何。”

李珉和晴陽公主這會突然聽他吟出這十六字的《箜篌引》,微微一怔,但旋即都明瞭他的用意。一時俱無語。

《箜篌引》者,朝鮮津卒霍里子高妻麗玉所作也。子高晨起刺船,有一白首狂夫,被髮提壺,亂流而渡,其妻隨而止之,不及,遂墮河而死。於是援箜篌而歌曰:‘公無渡河,公竟渡河。墮河而死,將奈公何!’聲甚悽愴,曲終亦投河而死。子高還,以語麗玉。麗玉傷之,乃引箜篌而寫其聲,聞者莫不墮淚飲泣。麗玉以其曲傳鄰女麗容,名曰《箜篌引》。

“公無渡河,公竟渡河”——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看似固執和愚蠢,但其間包含的,卻是堅定的信念和執著的勇氣、還有一份如火焰般瘋狂燃燒的激情——驚滔駭浪在前,命運已然註定,渡河即是死亡,卻依然勇往直前雖死無悔。

“墮河而死,將奈公何?”——為了自己的夢想和願望捨棄現有的一切,義無反顧地亂流爭渡,蹈死而不顧——取捨之間,需要多大的勇氣?能為信念和追求如此執迷不悔的,問世間、能有幾人?

公無渡河,公竟渡河——愛情在這一刻,是甘願一生一世被放逐,熱烈如赴死。

***

阮若弱和李略在西郊山野裡隱居的生活過得很愜意。

山靜似太古,日長如小年。他們與世隔絕,在自己的小天地裡怡然自樂。

阮若弱天天帶著李略在山野裡跑,砍柴不誤別的功夫,時不時的採些野果野花回來。秋愈深,花愈少,最後採回大把瑩白蘆葦,插滿小屋的窗臺上,風來時輕輕拂動,好似一塊窗紗。

有一天,兩人在山中七轉八繞,繞到別人開墾的一大塊綠油油地番薯田裡。阮若弱馬上走不動了,跟李略咬著耳朵道:“我想幹壞事了。”

李略聽得一怔,“你想……幹壞事,幹什麼壞事?”

阮若弱左顧右盼一番後,確定四野無人,指著那塊番薯田道:“我想偷兩個番薯去烤著吃。”

李略把那塊番薯田看了半天,道:“這是長番薯的田嗎?好像都還沒長出番薯來吧。”他看不到番薯。

阮若弱笑得打跌道:“小王爺,番薯是長在土裡,要挖出來的,你以為是長在枝頭讓你摘就是呀!”

李略情知鬧了笑話,為了將功補過,棄是非觀念於不顧,自告奮勇道:“那好,我去偷,你替我望風。”

《有緣千年來相聚》 第47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