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250章 落花空離 (第1/1頁)

新詩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千三百六十二節

相思決

雲煮相思意

花落空別離

幾聞悲風去

徒有故人悽

賞析:首句

“雲煮相思意”,詩人運用了奇特而富有想象力的表達。雲本是飄蕩於天際、空靈自在之物,而此處卻說

“雲煮相思”,將無形的相思具象化,彷彿相思如同食材一般,在雲海間燉煮,越熬越濃,讓這份思念變得厚重且難以消散。這種寫法不僅生動形象,更暗示出相思之情的濃烈與無盡頭,如同雲的浩渺無垠,找不到邊際。

“花落空別離”,借花落之景抒發別離之情。在中國古典詩詞中,落花常常象徵著消逝與離別。花瓣凋零,零落成泥,如同美好的事物漸漸遠去,徒留傷感。“空”

字的運用,深刻地表達出別離後的空虛與無奈,所有的期待與不捨,都在這落花的飄零中化為泡影,只剩下無盡的惆悵與失落。

“幾聞悲風去”,悲風呼嘯而過,風聲中似有哀怨。“幾聞”

強調了這種悲風傳來的次數之多,暗示主人公常常處於這樣一種能觸發悲傷情緒的環境之中。風本無情,卻因詩人的心境而染上了悲慼的色彩,進一步烘托出全詩的悲傷氛圍,也反映出主人公內心的孤獨與淒涼,在風中獨自咀嚼著思念與離別的苦澀。

末句

“徒有故人悽”,點明主旨。“徒有”

二字盡顯無奈,即便心中思念萬千,故人卻已遠去,只剩下自己在原地黯然神傷。這裡沒有對故人的具體描寫,卻透過

“故人悽”

三個字,讓讀者感受到主人公對故人的深切眷戀以及離別後的痛苦煎熬,,也讓讀者深深體會到那種形單影隻、物是人非的孤寂之感。

一千三百六十三節

相思決

花間感離月

水上清風別

幾聞孤鴉渡

他鄉晚亭歇

賞析:詩的開篇

“花間感離月”,將花與月這兩種在古典詩詞中常被用以寄託情思的意象並置。花的嬌豔與月的清冷形成鮮明對照,而

“感離”

二字則賦予了花月以人的情感體驗,彷彿花在月光下也因離別而幽嘆。明月高懸,灑下清輝於花叢間,本是一幅靜謐美好的畫面,卻因

“離”

字染上了濃重的哀傷色彩,烘托出一種孤寂惆悵的氛圍。

“水上清風別”,清風拂過水麵,本是自然的動態之美,然而

“別”

字一出,便將這一景象與離別相聯絡。水的流淌似乎也象徵著時光的流逝以及離人的遠去,清風則像是送別之人,默默見證著分離的時刻。

“幾聞孤鴉渡”,孤鴉這一意象的引入,進一步強化了全詩的孤寂氛圍。孤鴉的啼叫劃破寂靜的天空,在空曠的背景下更顯淒涼。“幾聞”

表明這種孤寂的聲響不時傳來,反覆折磨著詩人的聽覺與心靈。渡鴉的飛行軌跡,或許也暗示著離人遠去的方向,徒留詩人在原地黯然神傷,加深了離別的愁苦與思念的煎熬。

“他鄉晚亭歇”,點出了詩人所處的情境

——

身處他鄉,在傍晚的亭中停歇。“他鄉”

二字,道盡了漂泊的孤獨與無助,遠離故土與親人,所有的思念與疲憊都在這晚亭之中凝聚。晚亭是旅途的暫歇之所,卻也是詩人心靈的棲息之處,在這裡,他得以片刻地整理自己因離別而紛擾的思緒,然而那無盡的鄉愁與離情卻如影隨形,難以消散。

《新詩的寫作與欣賞》 第250章 落花空離(第1/1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