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1部分 (第1/4頁)

撲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漢”,做IT是他的職業,但其興趣卻在中醫。他甚至還利用自己的IT特長建了一箇中醫網站。我看了其網站感覺很不錯,尤其是其中詳細清晰的經絡圖對學習中醫很有幫助。他還想建立一個醫生的網上評估體系,完全由患者打分評估,所以會更客觀,也更富吸引力。也許這真的會成為一個不錯的商機,因為好醫生太少,患者評估體系還沒有出現。

Mike不僅聽了會議的大部分主題演講,而且每天一下班就來跟我們討論中醫,並主動給我們當司機四處奔走,跟我們結下了不解之緣。我在會議期間抽空給他拉筋、正骨、扎針,治其腰痠、失眠,他感覺效果不錯,並自己買了針和人體模型刻苦鑽研。我們還結識了一位從北京到美國定居多年的潘老師,她從前是西醫,因親歷中醫種種神奇療效,退休後全力研究中醫臨床和音樂治療。因為她自己曾經是醫生,講起經歷過的病例滔滔不絕,然而令她印象最深的是幾十年前中醫救了她女兒一命。女兒身患西醫判定的絕症,西醫權威窮盡所有療法而無效,無奈之際,她找到當時治療兒科的一位名中醫診斷開方,結果一劑而愈。

Mike在網上透過中西醫批判的文章結識了一位對中醫頗有心得的李先生,他是畢業於斯坦福大學的電機工程博士,後從事金融業。Mike見此人也和我一樣從金融轉入中醫,感覺他應該與我有緣,所以特意安排我和他在斯坦福大學的一間咖啡館見了一面。那天晚上我們聊到深夜,對他的中醫之路漸有了解。他開過自己的IT公司,還在加大伯克利分校讀了個MBA。後來他將公司賣掉,進入金融投資領域。當大家認為這個擁有技術和管理雙重學位的人正在IT和投資界春風得意之時,他的心卻早已留給了中醫。他對中醫興趣越來越濃,後來就到佛羅里達州拜臺灣著名中醫倪海廈為師學中醫。現在他每年都會幾次赴佛州按師帶徒的方法跟師傅臨床學醫、學易。據他介紹,明年他將在舊金山的一箇中醫學院教一門有關易學的課程。他的遺憾是現在還不得不在投資顧問公司任職,所以還沒法全職投入中醫事業。

也許李和Mike代表了海外學理工科的中國讀書人對中華傳統的某種覺醒,他們都對中醫有著濃厚的興趣和追求,都渴望能早日徹底投入中醫,而不僅僅是紙上談兵。他們讓我想起了兩位值得我格外一提的人物,一位是我國著名生物物理學家張長琳,由於迷上中醫,他在德國與當地機構合作十幾年,傾其所有研究中醫經絡原理,並卓有成效;另一位是學西醫出生的面板病專家李定中,他幾乎畢生都在研究中醫經絡並以其原理治病。

後來我一路雲遊到了紐約,Mike在一個週末專程從舊金山趕到紐約會我。這次他沒白來,因為他跟著我去了一趟新澤西,不僅目睹我給一堆人看病,而且親自體驗了一次被我用手法治療的全過程。結果當天他的耳鳴就消失了。

(本期僅有1200字)

txt小說上傳分享

37、洛杉磯拉筋的人們

除了多倫多和舊金山是計劃中的兩站,以後的行程完全隨機而定,北美之行也成了真正的雲遊。我曾經在洛杉磯住過一年,朋友同學不少,下一站就選擇洛杉磯。老同學梁政接機,他是個比我更徹底的素食者,一點肉也不沾,當天一下飛機就到素菜館吃飯,吃完飯就開始治療他母親的腰痛。

他母親患此頑疾已經幾十年,近年加劇,每晚臥床必痛。但拉筋正骨之後,腰痛減緩了不少。到家後我又治療梁政十一歲的兒子,一個很聰明但患有多動症的男孩。上次見他還瘦小,現在已經長成了胖子。正好他這幾天嗓子不能出聲,吾觀其舌肥苔厚,脾溼過重,舌中有縱向裂紋,如同地裂,脾氣暴躁。顯然其脾溼與其肝火過旺相關。他拉筋時如同病重的老人,上立的膝彎曲,下垂的腳不著地,還不如他奶奶,足見筋縮嚴重。僅僅經過一次拉筋和針灸治療,次日他放學就說,蕭叔叔的療法還真管用,因為他今天放學後把作業做完了才回家。我開始還不明白這是什麼意思,他媽說這孩子因為多動而坐不住,從來就不可能把作業做完回家。我這才注意到,他啞了幾天的嗓子也可以說話了。

第二天,我到爾灣見Gary,程邁越的朋友,也就是在美國第一次拉筋就將過敏堵住的鼻子拉通的那位。他自己拉筋受益,太太也跟著拉筋,也明顯見效,於是他在朋友中宣傳拉筋。梁政開車與我同往Gary家,他已經將朋友叫到家裡。他們大多是做金融和科研的高階白領。由於我倆建議吃素,那晚共有十四人一起到素菜館吃飯。梁政正在和朋友籌辦素菜館,所以吃素

《醫行天下小說最新章節》 第11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