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 (第1/4頁)
那年夏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磚瓦窯廠的工人;成都恩威製藥公司的薛永新早先是四川農村的一個木匠。藍星公司的老總原先身份高一點,80年代初曾當過一家國營小廠的廠長,後因問題被調查並被迫辭職,成了一個擺小攤的個體戶。這種遭遇也成了他發奮圖強的動力。
“總起來說,越是困境和逆境之人,創造的心理越強烈。根據這一規律,當今中國社會中最具創造力的是那些社會底層的人民。改革開放後崛起的一批成功的中國企業家,無一不帶有這種特點。而那些身居高位的企業,特別是具有壟斷特權的大型國有企業,它們的創新要求就比較少,主動性就差。優越生懶惰,條件好了反而消磨人的意志。國企與民企最根本的區別就在於創新動力上。幾十年做老大做慣了,特別是在具有壟斷地位日子比較好過的情況下,一般是不會動腦子創新的。即使遇到虧損和生產上的問題,由於有國家這棵可依靠的大樹,擺脫困境的責任心也不強。這就是在國企中保守大於創新的主要制度原因,也就是國企難以搞好的主要原因。
“農民一旦得到施展的機會,其創造精神是驚人的。但這種創造精神既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正面的是成功的農民企業家,如2000年,“四川第一打工妹”李曉芳,出資6000萬元買下了她三臺老家縣委機關大院。她在珠海打工8 年,就攢下如此巨大的財富,真難以置信。四川省有3800多萬農村勞動力,僅1999年向非農產業轉移的已達1111萬人,其中向省內轉移的有702萬人,轉向省外的408萬人,在全國屬第一。四川省外出民工創造的勞務收入,1994年為107億元,1995年為170億元,1999年是329億元,相當於四川省全年的財政收入。2000年1…9月,全省農民人均工資性收入441元,以南充閬中為例,勞務收入佔到全縣人均國民收入的40%,有的地區更高。”'見成都《新經濟時報》,2001年2月1日,'
農民創新的反面性就是賴昌星式的腐敗人物和張君式的兇殘人物。看看賴昌星有多大的本領,不僅將廈門200多名政府官員拉下水,並且將公安部副部長、中國打私辦的主任李紀周也籠絡地與他稱兄道弟。大家說這是不是制度創新?一個連小學都沒畢業的農民創造性大不大?因此,農民問題就是這麼複雜。你又同情他,又要警惕他。不減少這貧困一族,中國社會很難走上法治和正規。農民的貧困不僅表現在物質上,更表現在文化精神上。
在這種情況下,我總願聽到一些好訊息。例如,2001年4月20日,中央電視臺“東方之子”節目播出了四川歐陽曉玲的感人事蹟。估計她也是一個農家出身的姑娘,四川南充市人,現在被評為全國十大傑出農業青年。1987年,歐陽曉玲從林業學校畢業後,被分到當地林業研究所工作,幹了6年林業員。但當以看到大片山坡地廢棄荒蕪,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又無法在單位裡施展,便決心另走新路,創辦新型的業務組織,綠化荒山。1993年,她辭職自辦林業研究所,籌資2000元,將研究所建到山上,與農民合作,開發新的經濟林品種,既綠化了幾千畝荒山,又使農民增加了收入。
創業初期,她與農民們一起勞動,燒火擔水做飯,給農民們提供技術,租農民的地,找農民當工人,開發新的柑橘品種,種植密度由傳統的60株增加到300株,產量大增。七八年來,歐陽曉玲創辦的林業研究所已經讓1000所戶農民脫貧致富。他們綠化過的山坡已經變得鬱鬱蔥蔥,鳥語花香。
可惜,歐陽曉玲沒有參加2001年5月19…20日在北京舉辦的“中國職業婦女發展論壇”。在那個論壇上,當我說出貧窮是創新最大的動力時,臺下有聽眾表示不同意這一觀點。後來我在回答問題時說:農民是中國最大的創新動力,這還有什麼疑問嗎?在座的有幾個是來自農村基層的婦女?這裡能找出一個農村職業婦女的代表嗎?臺下無人回答。我進一步說道,可能大家還沒意識到自己是中國社會中具有特權資格的一員,那些沒有特權的中國婦女可能還沒有在這裡與大家對話的資格。
透過這個會議,也使我感覺到當今中國社會對我國存在的不平等國民待遇這一現實是多麼得淡漠。我很後悔當時沒與那些職業婦女精英們回顧一下中國的革命歷史。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革命實質上就是農民革命。透過我國的歷史,透過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和井岡山游擊戰,誰還能說中國農民的創新動力和創造性不大?所以,我奉勸人們不要忘記農民,虧待農民,不要讓過去發生過的歷史再發生了。
5,
《國民待遇的權利》 第39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