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 (第1/4頁)
沒事找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邊以包圍錫安門。
耶路撒冷防禦最薄弱的地方往往在北邊,於是,年輕有為的佛蘭德斯公爵羅伯特來到了今天的大馬士革門對面紮營,公爵的父親曾多次到耶路撒冷朝聖;諾曼底公爵羅伯特(征服者威廉之子)英勇無畏卻徒勞無功,人送綽號“柯索斯”(意為“小短腿”),甚至乾脆叫他“肥腿”,他負責圍攻希律門。而真正能鼓舞士兵作戰的是布永的戈弗雷,他是下洛林公爵,身材魁梧,滿頭金髮,時年三十九歲,稱得上是“當時北方騎士的楷模”,因虔誠忠貞(他終身未婚)而為人讚譽。戈弗雷率軍在今天的雅法門附近駐紮。同時,二十五歲的諾曼人坦克雷德·德·奧特維爾一心想要為自己打下一個公國,他迅速攻佔伯利恆,回師後加入駐紮在耶路撒冷西北角的戈弗雷的軍隊。
法蘭克人橫跨歐亞,行程幾千英里,在損失了無數軍團士兵後抵達聖城。所有人都知道,這是第一次十字軍東征的高潮或曰巔峰。
教皇烏爾班二世:奉主之名
說到十字軍東征,有一個人不能不提及。公元1095年11月27日,教皇烏爾班二世在克勒芒召開大會,會上他向前來的王公貴族和普通民眾宣佈要征服耶路撒冷,解放聖墓大教堂。
烏爾班二世將恢復天主教會的權力和聲望看作自己的使命。他發明出一套新的聖戰理論,以重振基督教王國和教皇的權威,並證明消滅異教徒以減輕罪惡的合理性。空前的縱容催生出一種類似穆斯林聖戰的基督教版本的聖戰,而對耶路撒冷的普遍崇敬正是這種聖戰所需要的。這是一個宗教狂熱的年代,一個寫滿了神聖符號的年代。耶路撒冷是基督的城市,被視為至高無上的聖地和天上的王國,對此每個基督徒都瞭然於心,因為在佈道中、在朝聖故事中、在耶穌受難劇以及繪畫和遺蹟中,這一點一再被提起。教皇烏爾班還勁頭十足地激起人們對聖墓大教堂的安全與日俱增的憂慮,並以朝聖者的慘遭屠殺和土庫曼人的殘暴行為力爭其言之不謬。
數以千計的達官顯宦和販夫走卒不失時機地回應了烏爾班的號召:“國與國之間充斥著暴力,萬物為欺瞞、背叛和詐騙所遮蔽,”耶路撒冷的歷史學家、提爾的威廉這樣寫道,“所有的美德都遠去了,通姦行為在明目張膽地進行,到處都是奢靡、酗酒以及投機遊戲。”十字軍東征為個人冒險提供了良機,數千名無事生非的騎士和戰爭掠奪者從家鄉逃了出來。有種現代觀點認為,十字軍東征只不過給那些施虐狂提供了大顯身手的機會,這在好萊塢電影和2003年伊拉克戰爭後的反抗運動中甚為流行。但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少數王公貴族建立了新的領地,一些十字軍從此發跡,然而付出的代價是慘重的,大量生命財產在這場異想天開、充滿危險卻又道貌岸然的事業中化為烏有。當時那種精神,現代人很難理解:它為基督徒提供了贖免一切罪過的機會。換言之,這些朝聖的武士絕大多數是渴望在耶路撒冷的戰鬥中獲得拯救的信徒。
克勒芒的集會者回答教皇說:“上帝要得到它!”圖盧茲的雷蒙德是第一個舉起十字架的人之一。有八萬人舉起了十字架,其中有貴族們率領的紀律嚴明的地方軍,有冒險家率領的橫衝直撞的匪幫,還有聖潔的隱士率領的虔誠的農民部隊。當第一次東征浪潮橫跨歐洲、湧向君士坦丁堡時,猶太人要麼被迫改宗,要麼被殺,以報復他們殺死基督。
被這些拉丁暴徒嚇得半死的拜占庭皇帝亞歷克修斯(Alexios)對十字軍表示歡迎——他還慫恿十字軍向耶路撒冷進發。一到安納托利亞,成群的歐洲農民就被土耳其人殺死了,但主力部隊中組織得當、士氣高昂、訓練有素的騎士,還是擊潰了土耳其人。這項事業是信仰對經驗和理性的勝利:從十字軍逼近聖地起,緊張便逐步升級,軍事行動被那些如兵法一般重要的神靈幻象、天使來訪及神蹟發現所引導和鼓動。歐洲人攻打的地區正處在致命的分裂之中,哈里發之間、蘇丹和埃米爾之間、土耳其人和阿拉伯人之間互相混戰,他們將彼此間的競爭置於任何伊斯蘭團結觀念之上。
安條克的淪陷是十字軍首次實質性的勝利,但他們隨後便被困在城內。面對飢餓和僵局,十字軍東征幾乎就要在此結束。在最危急的時刻,伯爵雷蒙德手下一個叫彼得·巴塞洛繆(Peter Bartholomew)的人夢見聖矛被埋在一座教堂底下,於是他們開始挖掘,並正如預期的那樣發現了聖矛,這個發現大大鼓舞了士氣。後來,巴塞洛繆被控欺詐,被判遭受火刑考驗,在9英尺(約2。7米)長的、燒紅的烙鐵上行走,他挺了過來,並且聲稱自己
《耶路撒冷三千年線上免費閱讀》 第34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