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7部分 (第1/4頁)

沒事找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阿里斯托布魯斯的女兒,已經嫁給她的一個同父異母的兄弟。現在,她要安提帕斯同他的阿拉伯妻子離婚。安提帕斯傻傻地同意了,但納巴泰公主並沒有安靜地離開。施洗者約翰當著一大群人的面嘲笑這對姦夫淫婦,稱他們是當代的亞哈和耶洗別,直到安提帕斯下令逮捕他。先知約翰被關押在大希律位於約旦對面、死海上方2300英尺(約701米)處的馬卡魯斯要塞。關在這些牢房裡的不光有約翰,還有一個大名鼎鼎的囚犯——安提帕斯的阿拉伯妻子。

安提帕斯和他的侍臣設宴慶賀自己的生日,作陪的還有希羅底和她的女兒、嫁給小王菲利普的薩羅米。(馬卡魯斯宴會廳的馬賽克地板仍有部分留存至今——地板下面的一些牢房亦是如此。)薩羅米“進來跳舞,取悅希律”,可能還表演了有七層遮蔽物的脫衣舞,她跳得如此優美,以至於安提帕斯情不自禁地說:“隨你向我求什麼,我必給你。”在母親的教唆下,薩羅米回答說:“我要施洗者約翰的頭。”過了一會兒,約翰的頭被從地牢裡呈上來,“放進盤子裡,拿來給了女子,女子拿去給她母親”。

意識到自己處境危險的耶穌逃到了沙漠,但他也經常拜訪耶路撒冷——他是三大亞伯拉罕宗教創始人中唯一一個曾在耶路撒冷街上漫步過的。耶路撒冷和聖殿是他自我展望的核心。一個猶太人的生活是以研究先知、遵守律法和去耶路撒冷朝聖為基礎的,耶穌稱這個城市是“偉大國王的京城”。儘管耶穌前三十年的生活我們不得而知,但顯而易見的是他沉湎於猶太《聖經》的學習當中,他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一絲不苟地實現《聖經》預言。因為他是一個猶太人,聖殿是他生活中並不陌生的一部分。耶穌非常關注耶路撒冷的命運,十二歲時,父母曾帶他到聖殿過逾越節,在他們離開的時候,據路加說,耶穌與父母走散,經過三天的焦慮尋找之後,父母“遇見他在殿裡,坐在教師中間,一面聽,一面問”。耶穌受魔鬼誘惑,站到了殿頂上。當耶穌向信徒公開他的使命時,他強調他的命運將在耶路撒冷展開,“從此耶穌指示門徒,他必須上耶路撒冷去,受許多的苦,並且被殺,第三日復活”。而耶路撒冷會為此付出代價:“你們看見耶路撒冷被兵包圍,就可知道它成荒場的日子近了……耶路撒冷要被外邦人踐踏,直到外邦人的日期滿了。”

在他的十二門徒(包括他的弟弟雅各)的支援下,耶穌再次出現在他的加利利老家,一邊用他巧妙的、樸素的方式(經常使用比喻)宣揚他所說的“好訊息”,一邊向南行走。他的訊息是直接而激動人心的:“天國近了。你們應當懺悔。”耶穌沒有留下任何著作,他的教義被人們沒完沒了地分析,但四部福音書揭示了他傳道生涯的精髓在於他對即將來臨的世界末日——最後審判——和天國的預言。

在這個可怕而激進的願景中,耶穌本人作為神秘的半彌賽亞性質的人子將起到核心作用。“人子”是《以賽亞書》和《但以理書》中的一個詞彙:“人子要差遣使者,把一切叫人跌倒的和作惡的,從他國裡挑出來,丟在火爐裡,在那裡必要哀哭切齒了。那時義人在他們父的國裡,要發出光來。”他預見到所有人類關係的毀滅:“弟兄要把弟兄,父親要把兒子送到死地,兒女要與父母為敵,害死他們……不要以為我是來為世間帶來和平的,我不是來為世間帶來和平,而是帶來戰爭。”

這不是一場社會或民族主義革命:耶穌最關心的是末日後的世界;他所宣揚的社會正義更多是在來世而非此世。“虛心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妓女和收稅人會在權貴和祭司之前進入上帝之國。當耶穌說舊的律法將不再重要時,他令人震驚地召喚起了世界末日:“任憑死人埋葬他們的死人。”當世界終結時,“人子將坐在他的榮耀寶座上”,所有的民族聚集在他面前聽候審判。惡人得永罰,義人得永生。

然而,耶穌在大部分情況下謹遵猶太律法,事實上,整個傳道生涯中他都強調他在實現《聖經》預言:“莫想我來要廢掉律法與先知,我來不是要廢掉,乃是要成全。”死守猶太律法是不夠的:“你們的義若不勝於文士和法利賽人的義,斷不能進入天國。”耶穌並未魯莽地直接挑戰羅馬皇帝,就連希律他也不輕易冒犯。如果說《啟示錄》主導他的傳教,那麼他為自己的神聖提供了一個更為直接的證據:他是一名醫師,他使瘸子正常行走,使死人復生,成群的人聚集在他身邊。

據約翰所言,在最後一次訪問耶路撒冷之前,耶穌至少在逾越節和其他節日三次拜訪耶路撒冷並有兩次僥倖逃脫。住棚節期間,當他在聖殿佈道時,他被

《耶路撒冷三千年解讀》 第17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