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3部分 (第1/4頁)

剷除不公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巽默默地轉過頭,看著安靜地車廂,忍不住地揚起嘴角。然後,突然欺身過去抱住了穆夏,雙手緊緊地環繞住他,將頭擱在他的肩膀上,輕輕的笑聲中帶有一股蠱惑人心的意蘊。

雲破日出,大年初一的夕陽紅得似火,映紅了穆夏的側臉耳畔。

向著前方,巴士漸漸行遠,影子拖出了一地迤邐,美得像畫……

作者有話要說: 這一章是去年年初的時候到靜安寺去燒香突然有了的靈感,就放到這裡來了。

一直覺得香火繚繞的寺廟能給人寧靜的心境,讓人充滿力量。靜安寺的人還蠻多的,我和家人去的時候是初五了,可是仍舊很熱鬧,當走到二樓往下看的時候突然會有種俯視眾生的感覺,很奇特。有人說,這是一個缺乏信仰的時代,也許從摒棄三綱五常、推崇《天演論》的清朝就註定了現在的時代格局吧,因為我們非但扔掉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綱常,同時也扔掉了對自身文化的堅持。相信現在沒有幾個人會說,我的目標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吧?光就修身一點,就完全做不到。古人的君子之風,在這個浮躁的社會里被碾壓得連渣都不剩。

所以,如果宗教信仰能成為一個人向上的精神支柱的話,也不失為一樁幸事。或者,我又想推薦一篇短文叫《A visit to Walt Whitman》是美國一位著名文學評論家Edmund Goose寫的,翻譯版本叫《惠特曼訪問記》,其中提到了“無信仰者”。

這所謂的無信仰者就是真的沒有信仰的人嗎?明顯不是,Edmund的無信仰,指的是不帶任何有色眼鏡、偏愛與厭惡地去看待一個人、一件事,乃至於這個世界,只遵從最理智的標準追求真實與自由。因為一旦將某個人某件事當作信仰,就會失去一個成人的客觀與理性,永遠失去自身思想上的自由。他對Whitman的尊重,就是完全出自對其的高尚人格的肯定。

做一個無信仰者,與此相對的是,我非常喜歡的羅曼羅蘭的一句話,看清這世界,然後愛它。

☆、遇見之物 豆瓣綠篇·壹

一千年,年年花開放,每朵花都代表一句我愛你。

——題記

初三下半學期的課程很緊湊,新課早已上完,餘下的無非就是試卷題海的狂轟亂炸。時間一晃已經到了六月,再過十來天就要面臨所謂人生中的第一次考驗了,穆夏這樣的溫吞性子也因為周遭氣氛的改變而稍稍緊張起來。

其實,這半年的日子的確不怎麼好過,備考的學生向來壓力很大,他也已經很長一段時間沒睡足過了,對此,葉叔叔和阿姨都表示理解,囑咐他注意身體的同時也會為他準備點營養餐點。這些美味小食穆夏當然不會獨自享用,他每次都會很有同伴愛地分給巽一半,不過這些日子來巽倒像是轉了性,再也沒拿過穆夏的吃食。

「哈——呼……」

穆夏揉了揉眼睛,擦掉因呵欠而溢位的小淚滴,瞥了眼時間,將近凌晨一點。

「人類如果無法保證充足的睡眠就會上火,內分泌失調,脾氣暴躁易怒,注意力不集中,智商下降……」

「夠了,阿巽,」穆夏無奈地閉了閉眼,他的眼睛下方有一層明顯的扇形陰影,「你對人類還真是瞭解。」

巽若無其事地盤腿坐在書櫥上,雙手環抱,聲音平靜如水:「你對妖怪也不太差。」

扯了扯嘴角,和巽一來二去地對話,穆夏感到睏意消去了不少。

因為以前一直沒有固定的住處,且經常碰上各種各樣的突發事件,所以穆夏的成績不算好,最多也只是中游水準。但六月十八就要中考了,他申報的志願是本校的高中部,如果考不上就會跳到第二志願,那是另一所離家有點距離的高中,必須要住校。於公於私,他都更願意走讀,那麼,中考就只許成功不許失敗了。況且,如果是本部高中的話,也就不用和現在的同學還有老師分開了。

這樣一來,要想提高到目標分數,他就必須付出加倍的殷勤。

不過,想起二模時候的烏龍,他的思緒又不由地飛散……

那是一個有些陰鬱的霧霾天氣,低氣壓給身體帶來了一層束縛感,呼吸不暢。距離二模還剩一天,穆夏從學校出來時抬頭望了望天色,心裡暗道不妙,陰沉沉的恐怕是要下雨。他急忙往家裡趕,但不出所料,走到半路,一滴雨點砸在了他的額頭,而後,接二連三地從空中落下,不出幾秒,便是一場大雨滂沱。

避無可避的穆夏只得閃身躲到公園工具室的屋簷底下,用憂慮的眼

《偶遇之物》 第13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