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部分 (第1/4頁)
博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岬剿�汪宀�奘彼擔骸氨本┐笱в幸桓齜胗牙跡�牆參ㄐ鬧饕逭苧У摹N頤侵歡�夢ㄎ鎦饕澹�綣��脛�酪壞鬮ㄐ鬧饕澹�溝萌フ宜�!�
馮友蘭先生通曉今古,涉獵廣泛,對文史哲諸方面都很有見地。晚年,他與女兒宗璞在在餐桌旁相對而坐,話題是中國古典小說《兒女英雄傳》。馮先生看著面前以文學為業的女兒,像面對一個朋友,談自己對《兒女英雄傳》的看法:“你看,在中國小說中,《兒女英雄傳》的技巧是很新奇的。就說主人公十三妹的出場,這部小說並不像其他作品先開宗明義講出主人公姓甚名誰,從哪裡來。這部小說先讓一個無名無姓的神秘女子登場,這就有一種神秘氣氛。等到她的活動引出了鄧九公,小說就又放下她重新從鄧九公開頭敘述……”
【嗜好】
馮友蘭喜歡逛古董鋪,“我所收羅的並不是夏鼎商彝,而是明清兩代遺留下來的舊兵器”。東四牌樓附近有一個小巷,叫弓箭大院,是從前製造弓箭的地方。馮友蘭在那裡收羅了上百支的箭,箭有各種各樣的箭頭,特別是響箭,製造精緻。“這些東西,我藏有幾百件,曾在清華開過一次展覽。新中國成立以後,我都捐獻給歷史博物館了。歷史博物館又把它轉送到別的博物館去了。”馮友蘭先生捐贈各式兵器共有六百一十九件。
馮友蘭在自述中說:“我家裡的上輩,有一代是習武的。在我的祖母的房裡,遺留下來許多兵器,我小的時候常同堂兄弟們拿出來玩。家裡有個護院的拳師,教我們使用這些兵器,所以養成一種愛好。”
昆明有一條文明街,街上有個擺舊貨地攤的夜市。馮友蘭經常去那裡逛,有時買舊兵器。馮鍾遼回憶起父親在昆明的生活,在《父親馮友蘭先生收集的兵器》文中講了一個故事:有一次買回來了一柄像匕首而無刃的無刃刀。刀身窄扁。平刀頭沒有尖,也許可以當改錐用。刀柄做得很考究。刀柄中空,做工有似象牙的雕鏤方法,可是是鐵做的。用玲瓏剔透形容刀柄就很恰當。我也覺得那把刀有意思,就把它夾在書包裡帶了去學校。我那時候住校。下課以後在宿舍拿刀出來看。一位同學問我在幹什麼。我說這個東西很有意思,可是不知道是幹什麼用的。同學拿刀一看,忍不住大笑。說這是把煙刀,挑煙用的。我知道很多同學家裡有煙具,當然深信不疑。週末把煙刀拿回家去,放回原處。父親後來是不是也知道那是把煙刀?我是沒說,我也沒問。
馮友蘭的長子馮鍾遼的文章也提到了馮友蘭藏舊兵器展:按照我的記憶,抗戰將要開始的時候,在清華收集的那些兵器都捐送給了燕京大學了。大約在捐贈以前,在清華大學舉行了一次展覽,也有一說,展覽是在復員後舉行的。以後可能又轉到了有關部門。家裡有一幅文化部頒發的獎狀,言明收到馮友蘭先生捐贈各式兵器六百一十九件,紙上的時間是1959年。最近在歷史博物館找到了這批兵器。妹妹宗璞曾去看過,見儲存完好,還是從前的老樣子。應該說這是它們最合適的去處。
【偕老】
馮友蘭的夫人任載坤,字叔明,河南新蔡人,長馮友蘭一歲。1915年她考入北京大學法科,入學後即轉入哲學門,學習中國哲學。同年任女士與馮友蘭先生訂婚,1918年倆人在開封結為秦晉之好。自此任夫人一直陪在馮友蘭身邊,榮辱與共,風雨同舟,而且任夫人為了馮友蘭的學術事業奉獻了自己的一生。
因為有夫人的悉心照顧,馮友蘭先生在家中是一個“甩手掌櫃”。馮友蘭先生的妹夫張岱年曾經感嘆:在家中誰也比不上馮先生的,馮先生一輩子從來沒有買過菜。馮先生的宗璞笑著補充:說一輩子沒買過菜也是假的,隨西南聯大在昆明時,母親身體不好,父親也曾帶我趕過集,不過父親確實很少做飯,“君子遠庖廚”這句話放他身上合適不過。記憶中間只有一次,父親和我一起做飯,條件不好,得先把松針編成辮子一樣的“松毛”盤在爐子裡作引火,上面放上炭。我們怎麼也生不著火,弄了半天,哈,出來一鍋糊飯!後來我上大學時寫一篇作文記述此事,記得有“煮飯則有黑無白”一句,因為活潑生動,還博得老師讚賞……
在西南聯大的時候,由於戰爭緣故許多教授的家眷都還沒到雲南蒙自,賢惠的任夫人便在星期六輪流請老師們到家裡吃飯。一般是炸醬麵、攤雞蛋、炒豌豆尖等家常菜。朱自清先生曾笑誇任夫人做的炸醬麵非常好吃。內戰期間,物價飛漲,教授們的生活也十分困難,任夫人絲毫不計較教授夫人的面子,設油鍋賣麻花以補貼家用。
“文化大革命”時任夫人承受著多
《細說民國大文人那些思想大師們》 第68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