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288頁 (第1/2頁)

青色兔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李婧抹去臉上淚痕,道:“想起我父親了。”

蒙鹽挨著她坐下來。

兩人默默看了一會兒月亮,宴終便也散了。

眨眼之間, 皇孫輩也都到了嫁娶之時。

“嫣兒, 你看拓曼如何?”

面對皇帝的問話, 已經十七歲的嬴嫣當然明白背後的意思。

“拓曼?”嬴嫣皺起小臉, 道:“我們一同長大。他就像親弟弟一樣。皇爺爺,您該不會是想要我嫁給他?他可是要回南匈奴去的,我可不要去胡地——我要留在咸陽陪著您!”

胡亥雖然動念,卻也深知嬴嫣的直脾氣, 不適合做兩國之間的樞紐, 於是笑道:“那嫣兒喜歡什麼樣的?皇爺爺把符合條件的都找來,全憑你挑。”

嬴嫣歪頭想了想, 忽然頰上飛紅, 小聲道:“我看馮訥那樣的呆子就挺好……”話音未落, 便跑開了。

馮訥乃是馮劫嫡孫, 曾為嬴祚伴讀,比嬴嫣年長五六歲, 倒也相宜。

胡亥望著嬴嫣跑遠的背影, 不禁失笑, 不知不覺間, 連嫣兒都已思嫁——他可不就老了麼?

而劉螢另擇秦地良家子衛氏嫁予拓曼。

嬴禮、嬴祺與嬴禎三人,也都娶良家子為妻,成親後出宮建府,在朝廷上領了一方差事。

獨有皇太孫嬴祚,因身份貴重,妻族也要匹敵, 耽擱了二年,才在皇帝與漢太王太后的共同意見下,先後納了呂氏女與李焰的女兒為美人,這才娶了叔孫通的女兒為太孫妃。

胡亥五十歲這年,東巡天下,皇長孫等伴駕,皇太孫坐鎮咸陽。胡亥所過之處,見其民富庶,郡縣倉廩蓄積甚豐,至於紅腐不能食。待到返回咸陽,見皇太孫嬴祚所理政務,無一疏漏謬誤之處,胡亥大感安慰。

漢太王太后呂雉眼見皇太孫地位穩固,也漸漸放心,送嬴嫣嫁予馮訥後,於是年八月病故,時年六十又一歲。

同年,拓曼歸胡,劉螢不顧皇帝挽留、執意同行,攜帶大量中原工匠、書籍等物。

行了三個月,抵達茫茫大草原,拓曼四顧茫然。

雖然長了胡人的樣子,但是拓曼自幼學秦語,誦黃老之說、孔孟之道,在思想上卻已經全然是個秦人。

說來胡地是他的家鄉,然而走入其中,卻覺得這才是異域。

而南匈奴牧民們的生活,距離秦人,還有幾十年都追趕不上的差距。

但那又怎麼樣?這是屬於他的王國!

回望大秦關隘,拓曼對母親與妻子道:“你們放心,待我治理好南匈奴,再陪你們回大秦看看。”

劉螢咳嗽道:“治理好一方土地,哪裡是那麼容易的?”又正色道:“拓曼,你答應母親,只要陛下在位,你絕對不行叛離之舉。”

劉螢很清楚,至少十年之內,兒子拓曼絕不是皇帝的對手。

“母親何出此言?”拓曼不肯承認,轉換了話題。

劉螢唯有一聲嘆息。

後來,胡亥臨死前想來,在他五十歲至六十五歲的這十五年,是他人生的黃金時期,也是整個大秦的黃金時期。

彼時內外太平,宇內富庶,賦入盈羨,政壇穩定,而民間詐偽未萌,訐爭未起。相鄰的西域小國與東北相鄰的小國,都紛紛來歸附。

只可惜,他沒有在恰當的時候死去。

他多活了十年。

生命中的最後十年,富庶後的大秦開始走向腐化。商賈既多,土地兼併,光復初期五千戶的列侯已經很大了,如今隨著代代繁衍,竟有至於三萬戶的侯爵。地方豪強託蔭於朝中大員,成為朝廷整肅政策的一大阻力。雜業致富者頗多,唯種田人最苦。隨著富人增多,奢華之風漸行,而民風不再淳樸。

胡亥雖頒佈禁奢政令,然而於現狀並無改變。

當然這些都還不是最關鍵的。

最關鍵的是,他這個皇帝遲遲不死,皇太孫卻已經年過三十、開始老去。

在這個平均壽命不足四十歲的時代,皇太孫開始著急了——或者說,皇太孫背後的利益集團開始著急了。

在這當口,皇太孫嬴祚做了兩件不甚妥當的事情,成為了導火索。

其一,是皇太孫嬴祚舉辦了是否應該將鹽鐵官營放開的大辯論。昔日主持新政的桑不俊孫子桑弘羊出席了討論會,與會的還有來自各郡縣的數百名賢良。這場大辯論持續了三個月,什麼問題都沒解決,反倒把矛盾激發到檯面上來了。當然也不是沒有成效——至少皇太孫殿

《朕的大秦要亡了全文閱讀》 第288頁(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