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景隆之謀 (第1/2頁)
七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北門橋,是京城中間靠近城北的一個繁華的商業區,有許許多多的店鋪,酒家,這其中有一家名叫‘玉泉樓’酒家,表面上看起來十分樸素,店面也不大,來來往往進進出出的人也不多,但是如果你細細觀察,會發現所有在這裡進出的人,他們衣服的料子都十分的華貴。這家店是京城有名的高消費場所,所有的可以在這裡進出的客人都是需要一定條件的,類似於今天beijing的高階私人會所。
其中有一間包間,坐著三名頗為孔武有力的人在喝酒,又有三名女子在陪酒。但那時的這種地方的女子可不像我們在一般古裝電視劇裡看到的那樣,三名陪酒女的動作十分自然,態度十分端莊,不知情的,還以為是那家的大家閨秀,讓在場的兩名男子十分的不自在,只是在那裡喝悶酒,為首的男子每跟他們說一句話,他們都要過一會兒才能答話。為首的那名男子看出他們的不自在了,想到酒也喝了不少,怕喝醉了就沒有辦法正經談事情了,所以給身邊的女子打眼色,那女子起身說道:“李公子,小女子不勝酒力,怕是要醉了,我再找人陪公子喝酒如何?”說著,退了出去。其他二名女子亦相繼退出屋子。
等到她們出去,那二人馬上喘了一口大氣,其中一人說道:“我真受不了這地方,渾身不自在。”另一人雖未說話,但表情一樣。
為首的男子就是李景隆,另二人,一人是原神武衛指揮使楊國興之子,世襲神武衛指揮使楊益,另一人是朱元璋的老鄉燕山侯孫興祖之子,因功封為全寧侯的孫恪。二人都是李文忠的舊部之子,也都與李景隆交好,所以今天被李景隆請過來。
李景隆笑道:“京城裡邊兒就流行這個調調,與你們在下邊去過的地方當然不同,以後你們多在京城,得適應。”
先頭說話的楊益說道:“我可受不了這樣,寧願去那看起來不那麼高階的地方,也不來這兒。”說著,又喝了一杯酒。
又說笑一會兒,孫恪問道:“今天李大哥叫我們倆來到底什麼事情?”
楊益也問道:“是啊李大哥,叫我們來到底有什麼事兒?”
李景隆笑道:“不急。”說著,拍拍手,走進來一個僕從,李景隆低聲說了什麼,僕從出去,不一會兒,帶進來一名年約四十許,一身標準的泰山派道袍的中年男子。
楊益和孫恪目瞪口呆,怎麼也想不到在這種地方會看到身著道袍的人。
那人走到李景隆身邊,行了一禮,坐下,一幅標準得道真人的模樣。
李景隆介紹說:“這位是公孫述,公孫先生。公孫先生是我這二年結識得高人,看人論事頗有見解,我深為歎服。為了方便,我在泰山給他辦了一個泰山派的記名弟子的身份,所以先生才一身道袍,你們可不要誤會公孫先生是道士。”
孫恪和楊益明白了這個公孫先生怕是李景隆的智囊了,於是也起來問好。不過他愛理不理的(好像所有所謂高人都是這個德性),孫恪不動聲色的坐下,楊益看起來要發火,但是看了看李景隆,還是忍了。
李景隆趕忙救場,說道:“啊,公孫先生不愛說話。”
又趕忙說道:“今天叫二位兄弟來,就是商量一下如何討好三殿下。”
“討好三殿下?”楊益不解。
“就算三殿下要當儲君了,不是聽說三殿下的觀點對於武將有好處嘛?”孫恪也說到。
李景隆恨鐵不成鋼的看著他們:“你們的腦子就不能多轉個彎兒?三殿下是誰的孩子,先太子妃是誰的女兒?開平王的女兒!”
見楊益和孫恪仍是不解,繼續說道:“現在天下能打仗的武將有多少?並不是就指著咱們幾個!現在仍在的開平王舊部,和能打仗的二代武將不少,三殿下要當了皇帝,能不偏向他們嘛!如果不現在就討好殿下,等將來殿下登基了,咱們幾個就會邊緣化,不要說打仗的機會,就是現在手裡的權利也會失去的。”
李景隆的觀點在這時是有道理的。李景隆打仗雖然不行,但看問題還挺明白的(也有公孫述的功勞)。現在藍玉案還沒發生,並且這個時空藍玉案未必會發生,還有40%左右的能打仗的將領還在,並不缺厲害的武將。即使是大將之才,除藍玉,馮勝,傅友徳之外,王弼,曹震,張溫,陳桓(明史列傳二十)等也可以。另外,可能是因為常遇春死的早,朱元璋借胡惟庸案除掉的武將大多數都是徐達,李文忠等的舊部,反而常遇春的舊部大多存活。所以要是允熥登基後,他們邊緣化的可能很高。
楊益和孫恪也聽明白了這個道理,也著急起來,楊益
《踢開永樂txt下載》 第27章 景隆之謀(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