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京杭大運河”的“千年歷史” (第1/2頁)

暮雨生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最近很多人聽說京杭大運河在清淤,都在說到底能不能找到寶貝,今天就給大家好好講解下關於大運河淘寶貝的問題。 我不知道大家在哪裡聽說的,也有人問我,所以今天就給大家詳細講解下大運河,首先我們要知道京杭大運河是誰修的,其次是為什麼要修建。 京杭大運河最早始建於春秋時期,春秋戰國時期開鑿運河基本都是為了征服他國的軍事行動服務的。例如吳王夫差命人開鑿邗溝的直接目的是為了運送軍隊北伐齊國,公元前360年魏惠王開鑿的鴻溝,基本都是為了征服他國的軍事行動服務! 後來隋王朝在天下統一,隋開運河不僅僅有經濟方面的動機,也有政治方面的,魏晉南北朝時期是門閥世族大發展的時期,他們的力量相當強大,隋統一後,他們勢力依舊很大,總是跟中央政權抗衡,這種矛盾在江南地區一直存在,使隋政權面臨嚴重威脅。 隋統治者要實施對南方的有效統治,貫通南北運河勢在必行,大家都聽過通濟渠,永濟渠,在隋煬帝時期,他的主要目的地是洛陽。 同時,北部邊境少數民族對隋亦是大患,隋王朝派出大量軍隊駐紮邊境,這些軍隊僅靠屯田根本不夠,必須依靠中原糧餉供應,走陸運路途遙遠,開鑿運河才是解決問題,隨後又大幅度擴修並貫通涿郡,就是現在的北京,這裡在給大家解釋下 “渠”的問題,渠是什麼,就是人工開鑿的河都叫做渠。 隋朝以後的歷朝歷代,至清朝後期,無論是大一統時期政權,還是分裂時期的政權,都注重運河的疏鑿與完善,其動機無外乎經濟、政治、軍事等方面,充分利用運河漕運,以運河為基礎,建立龐大而複雜的漕運體系,將各地的物資源源不斷的輸往都城所在地,成了中華大地運輸最重要的大動脈! 到了宋朝,他依託於隋唐修建的京杭大運河,只是修繕京杭大運河,以京杭大運河為基礎,增加很多水運網路。 實際上京杭大運河是在元朝,在十三世紀末元朝定都北京後,為了使南北相連,不再繞道洛陽,必須開鑿運河把糧食從南方運到北方,忽必烈的要求下,“郭守敬” 負責重新開鑿京杭大運河,為此先後開鑿了三段河道,把原來以洛陽為中心的隋代橫向運河,修築成以北京為中心,南下直達杭州的縱向大運河。 元朝花了10年時間,先後開挖了“濟州河”和“會通河”,把天津至江蘇清江之間的天然河道和湖泊連線起來,清江以南接邗溝和江南運河,直達杭州。 而北京與天津之間,原有運河已廢,又新修“通惠河”,這樣,新的京杭大運河比繞道洛陽的隋唐大運河縮短了九百多公里。 還有就是很多以為京杭大運河是一條從頭到尾的河,其實並不是,並沒有真正的貫通,並不是像長江,黃河一樣,從頭到尾都是河,就是這一段是水,中間還有堤壩,舉個例子:(假如大運河有100米,前45是河,後45米是河,中間有十米是堤壩!)船走到這裡走不了,需要人把貨物卸下來,用車把貨拉到下一段的河,然後在用人,用馬匹把船拉到下一段河,你可以渠博物館,你會發現古代的船底是平的,可以讓人拉著走的! 為什麼古代的海船容易翻呢,就是因為咱們在造海船的時候借鑑了運河裡的船導致的,說到這裡,很多人肯定不信,會說,你就瞎說,你看電視劇裡的船並不是平的,你看隋煬帝三遊揚州,兩巡塞北,他的龍舟,都是長方形,方方正正的,船根本不能劃,都是河岸上縴夫來拉,大家可以去找找還原古代的船,船底都是平的。 所以京杭大運河上的船需要人來拉著船,到了堤壩把貨物卸下來,在用人或者馬匹把船硬拉過去,到了下一段水裡把貨裝上去,京杭大運河就是這麼使用的。 很多人說,那京杭大運河不就是擺設麼?也沒做到真正的貫通啊,當然了,你可以看下地圖,京杭大運河的走向,哪有那麼多源源補充的水呢,如果貫通水早就幹了,跟現在的京杭大運河一樣了,很多會說,不是有長江和黃河麼,的確有,南方水域非常充足,但是你看北京往下走沒有什麼大河。 而且京杭大運河除了運輸用途,還有當時農田灌溉的用途,京杭大運河也是透過途經當地,利用當地自有的河流河道修建,所以清淤非常重要,這裡又有一個知識點,古代人清淤可沒有挖掘機,也沒有剷車,古代清淤怎麼清?會把水放掉清淤,清完淤在補水,這就是為什麼京杭大運河要有堤壩的原因,也是為什麼到了明清兩代要撥款維護清淤,導致負擔非常的重。 運河除了解決了南北運輸的問題,還有灌溉的問題,周圍農田的灌溉也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其次還發揮著就業的問題,因為需要人力來疏淤,還需要搬運,運河旁常年得有數十萬的勞動力在大運河生活,變相的解決了當時的就業問題。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我的盜墓生涯有多少章》 “京杭大運河”的“千年歷史”(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