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7章 闖陣 (第1/4頁)

森海如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烏桓叛軍狡猾地躲入民居,意圖尋水滅火,但他們不知,油脂之火,水非但無助,反而助長其勢。一眾叛軍手提水桶、瓢盆,奔向火海,卻發現那清泉面對烈焰,不過是杯水車薪,反而加劇了火勢的蔓延。另一部分叛軍索性拋卻救火之意,以水淋身,溼衣護體,嘶吼著向城門挺進,妄圖殺出一條血路。蹋頓率近衛,也加入了逃亡之列。

太史慈見叛軍湧向城門,大喝一聲,迎面衝鋒。因其領虎賁營精銳需翻山越嶺,顧慮馬蹄受損,加之虎賁營皆為步兵,太史慈未騎馬,徒步應戰。

三千虎賁營精銳尾隨太史慈,於城門前與叛軍展開激戰。太史慈揮動虎膽錦牙槍,每一擊,必有叛軍喪命。此槍乃光武秘寶,夏侯蘭帶回南陽時,太史慈親選,用以征戰。

刀刃破風,三叛軍背部遭太史慈虎膽錦牙槍割裂,鮮血如注,染紅了他的臉龐。未及拭去血汙,太史慈挺槍前進,凡遭其目光鎖定的叛軍,無一倖免。太史慈與張遼一樣,目睹右北平被自家士兵焚燬,內心憤恨,怒火全傾於叛軍,下手狠辣,無人能從槍下生還。

虎賁營精銳見太史慈英勇,不甘示弱,每三人結陣,互相照應,殺入敵群。下馬的烏桓人,猶如失去利爪的猛虎,再無馬上的威儀,邁著常年騎馬形成的弓腿,揮刀試圖擊退虎賁營精銳。

烏桓騎兵交鋒虎賁營,方知非其對手。烏桓善騎戰,下馬即失優勢,更不用說面對虎賁營這等狼虎之師。虎賁營持特製鋼刀,依託精良的柳葉重甲,三人為組,小組成隊,隊成分隊,攻守兼備,如同死亡旋風橫掃烏桓人。

“何方神聖?難道是地獄的修羅?”蹋頓見狀,驚懼之餘問身旁衛士。

然而無人回應,皆因衛士們同樣震撼,瞠目結舌,不知所措。蹋頓畢竟是名將,迅速平息慌亂,審視片刻,咬牙下令:“集合所有可用之人馬,突圍!他們雖勇猛,但數千人絕擋不住我們。”

聞令,叛軍亂中覓得主心骨,簇擁蹋頓,直撲城門,企圖在火勢蔓延前逃離。右北平城門雖經擴建,仍僅容十騎並行,不算寬敞。因右北平乃大漢北疆要塞,敖烈為安全考量,設門如此。

對數萬叛軍而言,十騎寬度太過狹窄,短時間內難以全部透過,更何況前方有太史慈率三千虎賁精銳阻擋。但時間緊迫,城內火勢蔓延,即將觸及城門,一旦被火封鎖,叛軍便插翅難飛。

蹋頓洞察問題,立即排程,令前排烏桓人退後找馬,整隊;後排叛軍上前抵禦,同時派遣叛軍挖掘壕溝阻火。叛軍遵命行動,烏桓人疾速退卻,騎上戰馬,重新列陣。張舉的叛軍則填補空缺,與虎賁營精銳在城門樓上交鋒。

太史慈察覺叛軍變動,一面衝殺,一面高呼:“速占城樓,切勿放烏桓騎兵出城!”虎賁營瞬間領會,三千虎賁一分為二,一半攻城樓,一半退出城門,十步之外佈下玄襄陣,以待逃出者。

烏桓騎兵陣型調整完畢,前排叛軍退避,為騎兵讓道。蹋頓立於前列,一聲大喝:“衝鋒!”率先衝向太史慈。萬騎緊跟其後,吶喊著衝出。

太史慈冷笑,城門僅容十人,再多亦施展不開,實為一夫當關之地。蹋頓此舉在他看來,無疑是自尋死路。甩動長槍,太史慈冷酷迎戰,槍尖如蛇出洞,直取蹋頓馬頸。

蹋頓自恃勇猛,馬背居高,以為可震懾太史慈,雙臂用力,大刀呼嘯著砍向太史慈長槍,欲一擊震飛其槍。

太史慈大喝“好”,槍勢不改,虎膽錦壓槍直刺蹋頓馬頸。刀槍相撞,巨響如鐘鳴。

“不好!”蹋頓心念一閃,手中大刀已被太史慈長槍震偏,未曾想太史慈之力竟如此強大,一記直刺竟抵擋住他的全力砍擊。

長槍刺入蹋頓戰馬脖頸,但由於蹋頓阻擋,力量減弱,未能貫穿,僅在馬頸留下血痕。受驚的戰馬悲鳴,狂奔出城,踏頓失去平衡,險些墜馬。驚恐之下,蹋頓棄刀伏身,緊抱馬頸。他深知,此刻若落馬,便是生死之別。

兩名虎賁營精英猝不及防,被蹋頓失控的戰馬迎面撞個正著,悶哼中被撞飛出去,撞倒身後同伴,原本整齊的陣型因此紊亂。

契機!蹋頓銳利的目光捕捉到這難得的逃脫良機,雙腿狠勁一夾馬腹,加劇坐騎痛苦,讓它更加瘋狂地向城外狂奔,一心求生。

太史慈轉身,望見蹋頓疾馳的背影,內心惋惜,悔恨自己剛才低估了蹋頓,那一槍並非全力以赴,否則蹋頓早已命喪槍下。然而事已至此,遺憾無益,太史慈收斂思緒,虎膽錦牙槍在他手中吞吐伸縮,直指前方叛軍。

烏桓騎兵未能如蹋頓

《重生北魏稱霸天下》 第7章 闖陣(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