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85章 積澱實力 (第1/2頁)

森海如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曹操對關羽,雖有敵之威勢,仍以貴賓相待,設宴款待,贈以蕩寇將軍、漢壽亭侯之封。

即使關羽功名隨劉備佔據荊益,曹公寵愛依然未減。

直至得知劉備下落,他非但沒有阻撓,更慷慨以赤兔寶馬相贈。

此等度量,何其宏偉壯哉?

然如今事態已變,赤兔馬無緣歸屬關羽,只因敖烈無意間改變的歷史,呂布尚在人世,與歷史上大為迥異。

往事已遠,重說曹公。

他一生崇尚節儉,卻又豪建銅雀臺;性疑,預先設七十二疑冢防身後事,但對待關羽等良將則赤誠待之心。

他志在掌握天下大權,卻終身拒皇位於外;他視獻帝劉協如傀儡,卻以王侯之禮養活他,令劉備所謂“忠誠”顯得頗為黯淡。

論武略,曹操數次以弱勢取勝,平定張繡,滅呂布,克袁術,敗袁紹,更遠伐烏桓,助天下歸一。

於朝政,他倡儉樸,勵農開墾,推行屯田,用人唯才而不問親疏,奠定曹魏基石。

固然殘酷一面難逃世人指責,但從大局看,他在北方留下相對安穩的局面,可稱政治奇才、權謀巨擘。

故曹操此人,既含梟霸之志,又有奸賊之行,而勇武英名亦無可抹去。

世人對他的理解各有千秋,造就了歷史之謎。

曹操的真實面貌,猶如迷宮一般,只待智者解謎。

曹魏揮師九江之時,袁術麾下大將張勳早攜重兵在此等候。

他遵袁術之命,以防為主。

曹操觀察敵營後,並不急於交鋒,而是運籌帷幄,欲以借力打力,利用張勳對付顏良、文丑之五萬軍兵,全殲敵部。

雙方心照不宣,戰場陷入詭異靜寂。

對於張勳暫避戰火,橋瑁則身處水深火熱,對顏良、文丑的阻擋愈發艱鉅。

袁紹早已嚴令二人必勝,以重振威名。

顏良、文丑未能盡悉,軍師審配則心知肚明。

袁術叛逆篡位,袁紹視之為自證正義的機會。

袁紹為擺脫敖烈事件的陰影,必在征討袁術時全力以赴,以求一舉消滅對方,昭示自己維護漢室之決心。

審配有謀,令顏良、文丑各率兵兩萬,分進合圍,不斷侵擾橋瑁,適時調換主攻方向,使橋瑁疲於應對。

無奈之下,橋瑁只好固守營盤,忍受袁兵侮辱,一再剋制,再也不敢出戰。

此時,江東孫策正與袁術所派陳紀交鋒。

地理位置優勢,使孫策在這場戰役中佔據主動。

以程普、周泰領先鋒,蔣欽、陳武作左輔,甘寧、魯肅鎮右翼,黃蓋壓後陣,周瑜、韓當及十幾位大將並步騭、闞澤等謀士領軍中堅,四萬五千兵卒奔赴壽春,銳不可當。

除留守的張昭、張紘、諸葛瑾等人,孫策可謂傾巢而出。

所以,孫策的進攻最具威猛,逼退陳紀,勝利在望。

眼看袁術勢力即將潰敗,第六路軍韓暹受命巡察,及時支援,穩住戰局,勉強維持陳紀陣營的完整……

江湖風起,袁術棋局早已佈局深遠,各路英豪各懷心事,只待時機。

三支兵馬依命而動,算是暫時鉗制了袁紹、曹操、孫策三位霸主,然而剩下的勢力卻是各有盤算。

袁術算計深遠,他人也不痴愚。

劉表的使者黃祖,並非出於忠心而戰,暗藏異志,有裂土為王之意,因而黃祖麾下只重自我保全,根本不與袁術派來的陳蘭正面交手,採用游擊戰術騷擾陳蘭,略佔些小利即撤,令陳蘭步步受阻,彷彿被束縛住了凌雲之翼,心中苦不堪言。

至於前來代表著陶謙的劉備,更非輕易會意之人,劉備之心思深沉,在佔地為王的野心上甚是執著,哪會跟袁術的部將雷薄決一死戰?況且他歷練十數載,在糜竺輔佐之下,才建立起這支形神俱備的軍隊,豈會輕率消耗在戰場上?這是他實現壯志雄心的根本。

若失去手中好不容易攢聚起的六千兵力,劉備如何推行下一步計劃?如何問鼎權力巔峰?

於是,劉備行事比黃祖更審慎、更詭譎,忽而夜襲,忽而掠糧,皆出奇招,巧妙地遊走在避重就輕之間,力求自身實力不受損傷。

他在一次次偷襲中開始積澱實力,悄然侵蝕雷薄部下計程車兵,並納入麾下;慢慢地消耗其糧食儲備,同時也伺機奪取物資。

劉備在這些突襲裡不僅未曾受損,反而隊伍愈加強盛,馬壯人強。

在這紛擾背景

《重生三國之北漢燕王 小說》 第185章 積澱實力(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