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六十一章 唐僧與地藏王的分歧 (第1/2頁)

半夜浮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有緣無份是小,佛法無邊是大,黎山老母終究是與我只是擦肩的路人,世間百態,我早已看慣芸芸。落花有意流水無情的人,我並不感到心潮湧動,有所惋惜。我的心已如無波之枯井,無波無瀾。而那些淪入地獄的和尚,才是我為之痛心疾首的人!”地藏王面露悲痛道。 “哦,和尚也有下地獄的,你卻說說他們孑然一身的人,如何讓你痛心疾首?”唐僧疑惑地問道。 “哎,說來話長呀!在我所超度的眾生中,佛門弟子不及其數!每當我看到他們匍匐在我的腳下時,我都心存疑慮,為什麼佛門弟子還未參破生死?變得這麼粗劣愚笨?於是,我便問問他們關於《大藏經》的問題,他們居然給我講起《道德經》來!我要問問他《金剛經》的問題,他們居然給我回答《易筋經》的內容!我要讓他們寫幾句冬臘梅的話,他們居然給我寫出《金瓶梅》裡的話,哎,所答非所問,讓人不知所云,簡直是驢唇不對馬嘴呀,你們說說現在的和尚的業務水平怎麼這麼差?差的一塌糊塗,差得不盡人意,差得憤於啟齒。” “我佛門眾徒多如牛毛,難免注重數量而忽略質量,雖說‘兵在精而不在多’,可一旦跟道門兵戎相見,靠的可是真刀真槍悍勇之氣,可不是紙上談兵嘴上功夫。戰場之上,運籌帷幄的也就是那麼幾個人,畢竟兩軍對壘人數的多寡是取決於勝負的關鍵!”唐僧不以為意道。 “身為僧人,怎麼可以對佛門教義知之甚少?三言兩語居然扯到了求仙訪道的話題上,若佛門弟子滔滔不絕一個字也說不對佛門教義,那傳出去,豈不是讓道門笑掉大牙?學習佛法教義是為了武裝我們的頭腦!”地藏王瞪大的雙眼,隱含怒色道。 “腦瓜子都讓道門砍下來當球踢呢,還武裝個啥?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書呆子,怎麼和凶神惡煞的道門拼殺?要知道,在武力上能以一敵百的和尚,要勝過千千萬萬個腦袋裡無邊佛法的和尚!”唐僧不耐道。 “一個腦袋空空的和尚,一個腹中盡草莽的和尚,一個粗言俗語的和尚,還怎麼當和尚啊?他們與販夫走卒中的那些禿子有何分別?” “不管禿子和尚,能為我所用就行!放在人堆裡,腦袋都是油光粉亮的,魚目混珠,都一個樣!滿腹經綸的人在一定的時期,那就是別人有的放矢的活靶子!讀千篇萬卷的經文又有何用?戰場之上高判立下。佛門若無武力自衛保身,早就名存實亡了!” 唐僧與地藏王開始針鋒相對,一個想要整肅佛風,把那些濫竽充數半吊子的和尚一一揪出來,講究佛門必須精益求精;一個卻想要無限量擴大佛門人數,把那些似懂非懂多多少少對佛門感點興趣的人全部吸納,不去深究人品和劣跡,更不會在意什麼教義儲備,只要是四肢健全有股子悍勇之氣就行。 兩個人在重文與重武之間發生難以調和的矛盾,分歧越來越大,最後發展為吵吵鬧鬧,破口大罵起來。 “若長此以往,在不遠的將來,我佛門中人豈不是招搖撞騙的鼠輩之徒?耍弄拳腳好爭勇鬥狠之輩?還有幾人能把清規戒律視若約束自己的圭臬?還有幾人能佛法教義發揚光大?隨便理個禿子,就說自己的得道高僧!我佛門還有何意義?” “此一時彼一時,我們現在並非生活在佛道和平共處的年代,而是彼此虎視眈眈的非常時期,隨時都有可能兵戎相見的可能。誰還有閒情逸致坐下來逐條逐句的去研究那些大書特書的無利於實際行動的教義?這是生死存亡之際!不是坐而論道之時!和平安寧,那是要用血換來的!身先士卒衝鋒陷陣的可絕對不會是你們這號在佛門赫赫有名的老和尚吧?還不都是剛剛吸納佛門的那些新僧蛋子?” “那是指導思想!是先驅們不怕犧牲赴湯蹈火的信仰!” “那不是指導戰術!那不是孫子兵法,那不是三十六計!” “若心中沒有信仰,那他們與行屍走肉有何區別,只知道殺敵殺敵,殺敵為了什麼? 屠戮者,必是製造罪孽的罪魁禍首!難不成讓那麼多的和尚都變作一個冷血心腸的屠夫?” “在我的生死法則上,只有最後站著的人,才有資格談信仰。為了一個虛無縹緲的信仰丟掉性命,我覺得實在是愚不可及!要知道,信仰是要以一個活生生的肉身為載體!殺戮,是為了制止漫無邊際的殺戮!為了救贖更多不應該受其連累的人,是為了扼住惡貫滿盈的人繼續禍害人間。有些人應該去往極樂世界,可不是所有人都甘心情願去極樂世界的,所以,必須要有殺戮的存在!” “你簡直就是強詞奪理!胡言亂語!” “你簡直就是胡攪蠻纏!不可理喻!” 兩個和尚,一老一胖,怒目相向,互不相讓!這兩個認死理的和尚居然針尖對麥芒槓起來了,估計三五天是停不下來。周圍的我們哈欠連連,早已司空見慣見怪不怪,各自找一個舒服的地方去嗮太陽了。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

《豬八戒在西遊記有什麼作用》 第六十一章 唐僧與地藏王的分歧(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