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90章 利益永恆 (第1/2頁)

森海如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幾日袁術已形銷骨立,心力耗盡。

聽聞此話,悲哀絕望如同洪水席捲,悽喊一聲,嘔出血來,昏厥床榻……

當狂濤猛獅敖烈與魏霸曹操、吳王孫策率領兵馬踏入江亭邊的回燕谷,映入眼簾的竟是意外的沉寂。

直至三巨頭帶領鐵騎踏破山谷,逼問敗軍之將後,方知袁術早已頹勢明顯,就在片刻前,袁術因廚子的一句“滿目皆血”,怒極吐血昏厥,此時仍在昏迷不醒。

瞭解實情,敖烈稍作思考,隨即對兩側盟友開口道:“兩位,袁術雖篡逆稱帝,大逆無道,但他終究是大漢舊臣,在抗董之時也為漢室立下汗馬功勞。

不如讓他尊嚴地赴死,諸位可有意?”

曹操與孫策聽後,紛紛默表贊同。

敖烈招呼趙子龍走近,親自解下腰中猩紅神兵赤霄劍交予子龍,並指向袁術所在營帳。

長久相處,趙雲已然洞悉敖烈之意,微微頷首,雙手持劍,踏入了袁術的帳中。

剛入賬內,袁術陡然甦醒,望見趙雲持鞘肅立於前,驚懼交加:“你是何人?”

趙雲不卑不亢回應:“袁公莫非貴人忘事,昔日在虎牢關中,趙某有幸見過將軍,可還記否?”

聞趙雲言,袁術審視幾眼,旋即苦笑道:“你是昔日那位與呂奉先激鬥百回合,身著白袍的小將嗎?”

確認趙雲身份,他微微點頭道:“在下趙雲。

承主命,特來送袁公一程。

主上言,袁公昔日有功於大漢,應得以尊榮的離世。

此乃主上佩劍,敬請袁公接收。”

袁術無聲接過赤霄劍鞘,拔劍而出,只見寶劍血紅欲滴,不由嘆道:“果然是赤霄神劍,沒想到至我袁術臨終之際,最義薄雲天者竟是敖烈!”以叛臣之身,能在神兵之下結束,自裁以保完整之軀,已是最高的榮耀。

臨終之際,他對敖烈的恨竟在瞬息之間化解為深深的感激,只嘆這份感念已遲到太多年。

趙雲背朝袁術徐步離去。

袁術注視其背影,手提赤霄劍,在脖頸間劃下深深一刀 能使故敵生出感激,敖烈的寬宏與英勇實令人欽佩。

營帳外,孫策不必言表,即便是立場飄忽的曹操,也被深深折服,悄無聲息地伸出大拇指向敖烈示意敬意。

敖烈輕笑一聲,對曹操正色道:“事已成定局,吾該返幽州。

不知司空何時動身歸兗州?”聞聲,曹操心中明悟,此舉是警告勿貪壽春之地,以免坐擁揚州全域性,令他警惕不已。

話說回來,揚州雖誘人,但對曹操而言無異雞肋。

長江之隔,分南北兩域。

曹軍擅長陸戰,對水師並不在行,征討袁術期間不乏水土不服的戰士。

貿然接手未作周全之策,確實並非良策。

更何況揚州地靈人傑,美女如雲,英才輩出。

揚州望族風氣盛行,對門第傳承近乎固執,曹操麾下多是庶族而非世家子弟,若來治揚必會引起衝突,僅能依賴本土望族,這又與其政略不符。

曹操抑制望族、唯賢而用的理念和敖烈一致。

故在未能妥善管理揚州之前,曹操不打算佔據這裡,以免束縛手腳、分身乏術處理與原有班底和揚州士紳間關係。

相對而言,曹操更青睞于徐州。

回返兗州後,他有意以父喪為名出兵討徐,拿下徐州比搶佔揚州更有益得多。

曹操爽朗一笑,對敖烈言道:“三日內必回師兗州,離前行前,邀公到大營共商天下。”敖烈快言答應:“甚好!與孟德兄論天下大勢,乃是榮幸。”

是夜,三位領袖率師返回壽春,釋出聯合宣告,宣佈袁術已遭敖烈擊殺,事罷,各諸侯即刻回返,不準滯留壽春,揚州牧人選則需帝上提名,待日公示。

眾人敬畏其威,未有人質疑。

黃祖最先離席返回江夏,而劉備在一夜煎熬後,只好帶著失望撤軍。

本欲藉助征討擴大領土,哪知敖烈突如其來的強勢與袁術敗局,讓劉備之願泡湯。

不過,劉備乃梟雄,他嗅到了黃祖此行背後的端倪,隱約感知黃祖與劉表並非表面般和睦。

劉備選擇去投奔劉表,想從中利用兩人間隙為自己帶來實惠

動盪春秋,亂世如磐,漢土疆域群英競起,豪傑並峙,割據一方,聯盟或侵伐,歸根結底不過私利驅馳,今日為朋,明朝化敵,恩仇易主,惟有利益永恆。

《重生為北極雪狼》 第190章 利益永恆(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