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部分 (第1/4頁)
使勁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王承恩聽的汗流直下,原來還可以這樣想,不過王承恩不得不承認,中興伯說的也有道理。
崇禎皇帝恨不得把那些富的流油的鹽商一個個全部抄家,自己也能緩口氣,說不定朕的戶部尚書比朕還高興呢。
鍾進衛忽然又來了句:“再說,這些鹽商平時賣鹽,說不定還會摻進私鹽來賣,更是賺錢。”
崇禎皇帝霍得一下從御座上站起來,對鍾進衛道:“鍾師傅,那你有何辦法來解決這個鹽稅問題,把鹽中利潤從那些鹽商手中奪過來?”
第一百零三章 開中法
這個時候,天sè已經完全暗下來了,王承恩自覺的去把大殿內的燈點亮了,沒有讓別人插手。
鍾進衛沒有等王承恩,他呵呵一笑,對崇禎皇帝道:“陛下,臣在之前已經說過,就是用市場手段來做,降低官鹽價格即可。”
王承恩在一邊聽到,不由得對鍾進衛說道:“中興伯,您可能不知道,經袁世振革新鹽政之後,兩淮一代鹽業已全部由商人經營,即不再由官府售賣。中興伯的意思是讓那些商人強行降低價格?”
崇禎皇帝在上面接道:“朕看可以,他們富的流油,讓他們降低價格,讓利一點給大明百姓,也算是一件功德。”
鍾進衛卻搖搖頭,道:“陛下,強行壓價不好,他們必然不甘心利潤減少,肯定會想出其他招數來把利潤賺回去,只要他們的壟斷地位不變,這種現象就不會改變。”
“那鍾師傅的意思,朝廷也要賣鹽來打破壟斷?”崇禎皇帝只好求教鍾進衛了。
“這樣也不好,朝廷最好當裁判,當規則制定者,讓商人去賣。按照慣例,有什麼辦法能增加賣鹽的商人?”鍾進衛先否決了崇禎皇帝的想法,然後又問了一個問題,他對明朝的鹽政並不是很瞭解。
崇禎皇帝拿眼睛看看王承恩,王承恩知道皇上是讓他來講,於是,他答鍾進衛道:“朝廷除正常渠道之外,還用過開中法,開中法又分為兩個階段。孝宗弘治前,是以糧換鹽引;孝宗弘治後,葉淇為戶部尚書﹐改舊制為商人以銀代米。”
王承恩簡略的說了明朝特有的開中制度。
“為什麼要分為兩個階段,用糧換鹽引不是很好麼?”聽王承恩這麼一說,鍾進衛也想起開中法這個東西,只是瞭解一點而已,並不清楚這個演變。
“因為用糧運到所需之地換鹽引,所換到的鹽引又可能換不到鹽,常要排隊等候,運糧之人等不起,常虧損,所以此法rì漸少人運糧,迫不得已,只好讓他們直接用銀買鹽引,朝廷收到銀兩之後,再撥給所需之地自己買糧。”王承恩細心的解釋道。
“我暈,你們是怎麼想出來這招的,這些腦子都有病。”鍾進衛對這些明人的行為感到有點無法想象。
“鍾師傅,何出此言?”崇禎皇帝不解的問道。
“陛下,我敢斷定,這個戶部尚書葉淇;肯定是鹽商代理人,他是哪裡人?”鍾進衛轉身問了王承恩一個問題。
“山陽人氏。”王承恩答道。
“山陽?沒聽過,是兩淮的麼?”
“是的,在江蘇北部,江淮平原東部。”
“這就是了,他是為他家鄉的人謀福利,良心大大的壞。”也許是抗rì電視劇看多了,鍾進衛不小心用上了一句鬼子的臺詞。
崇禎皇帝已經問了好多問題,都不想再開口了,用眼睛示意鍾進衛解釋。
”陛下,這個戶部尚書只是因為鹽引積壓,就改了法子,這個法子明顯有問題。他完全可以增加食鹽產量來消化這些鹽引,但卻沒有這麼做,而是折成現銀直接買。這對朝廷其實一點好處都沒有,對他們這些當官的,那些鹽商卻都有好處。”
“有何好處?”王承恩主動接過配合鍾進衛的角sè,問鍾進衛道。
“第一,鹽商少了收糧運糧的不可控風險,直接用鹽買,讓他們節約了成本。”
“第二,糧食變成銀兩之後,有關負責的官員可以伸手貪點,大家都有好處。”
“第三,朝廷收到銀兩後,撥到所需之地去買糧的時候,有關官員又可以漂沒一點。”
“第四,銀兩到了所需之地後,到底會用多少銀兩去買糧,又是一個問題。”
鍾進衛最後總結道:“所以,看似國庫銀兩多了,但其實對於朝廷來說,用銀換糧的做法是非常不明智的。”
崇禎皇帝震驚於鍾進衛的分析,這麼一說,便宜了鹽商和所接觸的官員,最後百姓,或者軍隊與朝廷當了冤
《借天食肽甘淨固體飲料》 第57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