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12章 學堂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第1/2頁)

封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過關山》最快更新 [aishu55.cc]

沈復傑意識一切狡辯都是徒勞無功,他徹底明白自己敗得一塌糊塗,求生的念頭開始瘋狂侵蝕他的全身。

他朝著沈憑不停磕頭,聲淚俱下道:“哥,哥我求你了,放過我,我真的錯了,我不想死我不想死......”

沈憑笑了兩聲,在他的求饒中緩緩抬手,將指節壓在唇上示意他閉嘴,隨後輕飄飄笑道:“別怕,我不會讓你死的。”

沈復傑剎時噤聲,顫顫巍巍地望著他,哀求的話欲言又止,生怕對方不開心。

沈憑不再看他,收起嘴角的笑轉身離去。

他抬手握著門把時,透過窗戶隱約瞧見有火光靠近。

只見他慢慢偏頭,朝沈復傑的方向看去,“你的話,留給大理寺的刑具聽。”

說罷的瞬間,房門在他手中大開,他順著被握著的吞山嘯抬眼向上,與面前站著之人相覷。

來人朝他挑眉道:“大公子讓本王好等。”

沈憑揚了揚掌心的灰,漫不經心說:“你行你上啊。”

趙或一時語塞,心裡惦記著要事,也懶得和他計較,索性伸手把人從廂房裡拽出,嘴裡還不忘唸叨,“行,我去收拾他。”

沈憑識趣讓路給他進屋,視線穿過驍果軍舉著的火把,看見踉蹌跑來的華服婦人。

一切水落石出後,墜樓案被大理寺敲定為意外事件。

但儘管如此,陳啟歡和沈復傑兩人沒能躲掉被大理寺的審問。

事情背後牽扯的真相浮出水面,表面對立的世家派和清流派,實則在背地裡聯手謀財行貪贓枉法之事,不惜嫁禍他人,其舉罪不可恕。

秦郭毅和陳甘二人被御史臺當眾彈劾,幾日後,大理寺遞呈所有罪狀,皇帝當即下令將兩人革職。

朝堂中的波雲詭譎被擺上檯面,因牽扯兩派紛爭,又各揭陋事,朝中兩派皆不敢指責對方不是。

但看似風平浪靜,到底黨爭仍舊不會消減半分。

而沈家在此事過後,揹負牆頭草的罵名愈發激烈。

不過沈懷建對此並無半點慚愧,面對辱罵也都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若被當面指責時,甚至還會和對方談笑風生。

如今沈憑因墜樓案再次家喻戶曉,眾人發覺他身兼的官職是出自璟王的安排。

兩派雖認為他為璟王府謀事,可都不願和沈家往來。

沈家被人避之不及,久而久之竟成了兩派之外的特殊存在。

不久後,璟王趙抑進宮面聖,遞呈有關中州治水的奏摺,尚書省六部數人聯名推舉,中書三省被召集御書房數時辰後,皇帝派出工部尚書以及都水令前去整治水患。

時值初夏,魏都細雨濛濛,烈陽蒸發後的地面,因雨水降溫而散出潮溼的味道,天色漸暗,地面高溫退去添了一絲涼快。

沈憑身著一襲藏藍滾邊白袍走在街上,穿過車水馬龍的人群后,繞進一條無人的小巷中,約莫過了一炷香,只見他在一座府邸的後門停下腳步,收傘時身側傳來開門聲。

他轉頭看去間,姜挽站在門內朝他拱手行禮,道:“大公子。”

沈憑回禮後道:“王爺可是回到了?”

姜挽溫順點頭說:“王爺在聽雨樓了,還請大公子移步過去。”

待人進門,他雙手接過沈憑的傘,帶著人往聽雨樓而去。

自墜樓案過去,沈憑被洗清汙名,慢慢接手有關學堂的事情。

沈家的門生聽聞此事紛紛上門打聽,而沈懷建雖保持中立的態度,但是話裡話外都在引導眾人向沈憑靠攏,沈憑藉勢招攬有才之人到學堂中。

不出半月,關於學堂的事情被傳至整個魏都,加之清流派的口口相傳,天下文人墨客皆往學堂而去。

沈憑趁著人多勢眾,當即命人修一處內院河渠,借蘭亭序的靈感辦了一場流觴曲水宴,叢集賢於學堂內吟詩作對,暢敘雅事,更請來駙馬張子航一展狀元郎風采,為將來趕考的有志之人樹立榜樣。

當日過後,學堂的名氣在魏都再度翻起波瀾,可是無人知曉學堂之名,四處打聽皆遙指遠處一座青山,順道一句“在那永安山下”的回答。

一時間,永安山成了天下學子嚮往之地,短短一月之餘,就連永安山的道觀都被踏破門檻,只為找那區區學堂。

事情鬧得沸沸揚揚,學堂的美談傳到皇城之內,連皇帝趙淵民都對此有所耳聞,並且得知穀雨時節當日,學堂

《過關山百度雲》 第12章 學堂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第1/2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