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26部分 (第1/4頁)

匆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到他的聲音,因而在國內外大造抗日輿論。對他的抗日態度的急驟變化,別說日本人毫無準備,就連國民黨許多高階將領也心存疑慮,不知他葫蘆裡又在賣什麼藥。這麼些年來,蔣介石內裡外裡大耍政治手腕,把各地軍政人員都搞怕了,沒人願做捱打的出頭鳥。宋哲元優柔寡斷,多少也有這方面的因素。

但日後的抗日英雄、與蔣介石多年鬥法的廣西實力人物李宗仁將軍這次卻號準了蔣介石的脈搏。

盧溝橋事變爆發時,李宗仁、白崇禧正在廣西。當時兩廣處於南京中央政府之外的半遊離狀態。多年鬥法,李、白二人雖不乏軍事韜略,政治上卻遠非老蔣的對。手,幾次倒蔣均以失敗告終。

但面對山高路遠,又有李、白兩員大將坐鎮的廣西,蔣介石也無計可施,只能睜隻眼、閉隻眼,接受兩廣承認中央,稅收人事行政等權卻歸廣西獨有的半獨立狀況。

當然,蔣介石並沒忘了臥榻之畔的這兩隻虎。盧溝橋事變後約四五天,蔣介石從廬山上給遠在桂林的李、白二將發去急電,聲言中央已決心抗戰,約李、白二將速赴廬山,共商抗日救亡大計,這又在兩廣將領中引起一番爭吵。

李宗仁冷眼靜觀,覺得老蔣此次聲言絕非戲語。在兩廣高階將領軍事會議上,李宗仁充滿自信地對手下諸將說:“老蔣生性狡詐不假,也早有意藉機吃掉我們和各路地方軍。但此次宣言相信發自他的內心。”

掃了一眼在座眾人,李宗仁閃動著一雙精明的眼睛,條理分明地繼續說道:“現在的形勢逼著他非抗戰不可。眼下日本人對我中國步步緊逼,已決非蠶食而已,而是實現其一舉征服中國之國策。相信中樞已無忍讓的餘地。今日之局勢只有兩條路可循,不是抗戰圖存,便是投降亡國。今日縱使南京中央和老蔣有意拖延,只怕日本人未必容許。”說著,語氣一轉道:“這次老蔣若再不抗戰,而欲採取投降一途,則不僅全國軍民不能同意,恐怕他的嫡系部隊也將自動實行抗戰。”

李宗仁的話有理有據,說服了手下眾人,連聰明過人的“小諸葛”白崇禧也點頭稱是。李宗仁對蔣介石太熟了,對戰亂年代的中國更是瞭如指掌,所以他的話自然入木三分。見眾人點頭認同自己的意見,他話峰一轉,又轉到了會場上各位將軍最關心的話題上來。

“這次老蔣欲招兩廣軍參戰,也必招全國各地的地方軍參戰。

不能說他沒有藉機消滅雜牌的念頭,但他抓的時機有利。眼下全國各地群情激奮、抗日聲勢倒海翻江,誰不抗戰,誰拒出兵,不啻為全國公敵、民族渣子。我們在全國民眾眼裡已為軍閥,節骨眼上決不能現醜於天下。“

這時,李宗仁似乎有些動了感情:“另外,從良心上說,吾等身為國之軍人,華夏子孫,國家有難,吾等豈能坐視不顧。如過去所為皆為爭民權、衛民主,則今日為國為民應義無反顧。我們也決不能在抗戰問題上給南京以攻擊我們的口實。”

當天討論,廣西便率先定下了參加抗戰的大計。李宗仁毫不猶豫,當下急電蔣介石,表示:“中央既已決心抗戰,我輩誓當擁護到底,崇禧當即遵命首途,聽候驅遣,我本人暫留桂林,籌劃全省動員事宜,一俟稍有頭緒,亦即兼程北上,共效驅馳。”

李宗仁、白崇禧雖與蔣為敵多年,但在國家、民族危難之際,義無反顧地順應民意,響應中央號召,共赴國難,不失為血性十足的堂堂漢子。日後,白崇禧身為中國軍副參謀總長,為中國抗戰勝利立下汗馬功勞;李宗仁臺兒莊痛殲日軍精銳上萬人,轟動中外,更是名垂抗日青史。

與李宗仁、白崇禧一樣,四川的劉湘、雲南的龍雲、青寧二馬等一批地方軍將領,也在古老的中國面臨多災多難的困境時,毅然停止了分裂,停止了國內的廝殺,主動通電全國,請纓抗戰。這種舉國一致的效果,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古老國家在被外敵欺壓凌辱了上百年後鬱積在胸膛裡的憤怒和覺醒的總爆發。蔣介石也被這沖天的烈焰震呆了,此刻,他更理解了一句至理名言: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蔣介石更堅定了全面抗戰的信心。8月8日,蔣介石在南京發表《再告抗戰全軍將士書》,聲稱:“此次日軍大興入寇,卑劣詐騙,巧取我平津,焚燒殺掠,蹂躪我同胞,天津化為灰燼,北平淪為倭巢,此誠我民族莫大之奇恥,亦中國歷史未有之鉅變。為此,全軍將士要樹立五點精神:一、犧牲到底的決心;二、最後勝利之自信;三、運用智慧機動應付;四、軍民團結親愛精誠;五、堅守陣地有進無退。”

蔣介石下定了抗戰決心

《國殤原文及翻譯及註釋拼音》 第26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