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 (第1/4頁)
匆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過去有價值的東西,例如社會地位,這時不再重要。一個有名的例子,是普里墨·利未(Primo Levi)和一個獄友在集中營的故事。在那個可怕而孤絕的世界裡,兩個男人談起《神曲》,一時之間,他們彷彿脫離了那個沒有人道可言的囚籠。利未向這位獄友解釋但丁《地獄篇》中關於尤里西斯的詩文。他勉強記得那些詩句,而且發現很難譯成法文,可是兩人藉由詩詞之美而有了遇合。在那短暫的片刻中,套用利未自己的話說,他忘了身在何方,不知今夕何夕。
音樂也是接觸的另一種觸媒。這裡也一樣,在創造和欣賞音樂之美之際,禁忌和社會規則都已消失,至少鬆緩不少。多年前,我有幸參加印度音樂大師拉維·希卡爾(R*i Shankar,印度西塔演奏家及作曲家)的一場演奏會。會場是個私人宅第,在音樂會開場前,我見到了他。我早聽說他那天喉嚨痛,看來他確實不舒服。不久,樂隊開始演奏。在樂音極短的幾次休止當中,樂師們互相凝望。那是一種深深的凝視,目的在於統和旋律,而我相信,也是為了靈魂和鳴。顯而易見,那幾位樂師在一種超越時間的空間內遇合了。那樣的遇合充滿了喜悅,真實而明顯地呈現在大眾眼前。演奏會終了,希卡爾顯得容光煥發。
接觸能力對健康有決定性的影響,這點毋庸置疑。比起不能構築人際關係的人來,善於與人接觸的人擁有較大也較強的社會支援網路。有項研究直接測量個人社交能力和免疫系統功能的關聯,他們對334位受試者發問卷和訪談,以檢視這些人的社交能力,亦即日常生活中各種人際關係的質與量。接下來,他們讓受試者暴露在一種常見的感冒病毒下,結果發現,社交能力越強的人越不易感染病毒。至於年齡、精神狀態、壓力或養生習慣,例如運動及服用維生素,則與這個發現完全無干。
由此可見,缺乏接觸或是接觸不足的後果多麼嚴重。打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社交隔絕對生理機能的影響就一直是眾多科學研究的主題,而最主要的結論是:缺乏接觸和多種疾病以及短壽都有關聯。它對健康危害之大不下於抽菸。社交隔絕的人罹患心肺疾病、睡眠障礙、憂鬱症、背痛、記憶減退的機率較大,尤其是老人家,缺乏刺激很可能是致命之源。
接觸能力是仁慈的一個基本面向。你和某人產生接觸,就是找到了他的心。你會覺得那人就在身邊,完全為你而存在。此時此刻,你在那人眼裡是第一要務。你舉足輕重。
人與人之間若是缺乏接觸,整個世界都會變得灰暗而機械化。人際互動有如機器人,不似真人。往來沒有實質內涵,表現出來的仁慈——如果我們能這麼稱它的話——只是虛有其表的禮貌,空洞無心的儀式。接觸是一道門,可以讓仁慈之水流過的門。
一個社會的經緯,是由所有人的人際接觸交織而成。這些接觸越擴越大,形成了一個網路。有人用數學模式研究過這個網路,發現不少模擬:電流、哺乳動物腦部的神經線路、細胞內的化學反應、因特網的繁衍、整個地球的生態。它們的共同點是:都具有錯綜複雜的關聯,其中的元素個個舉足輕重,能夠影響極其遙遠的其他元素,甚至產生驚人的連鎖反應。無論我們自覺多麼孤立,依舊和數百萬人脫離不了干係。史坦利·密爾格蘭(Stanley Milgram)曾經檢視人際距離的程度。這項知名研究指出,我們常會發現無意中碰到的人和自己竟然有共同的朋友或親戚,這其實不是鮮見的巧合,而是有規則可循的定律。我們身在一個密實的網路中,與他人交流的密切出乎我們的想象。而我們對他人也有意想不到的影響力。和他人的接觸——交情深淺、品質好壞、挫敗、鼓舞或滋養的能力——能夠改變他人。改變他人的心境,就有如繁衍出無數的自己。在日常生活當中,觸及他人生命、從而改變世界的機會,其實俯拾皆是。
5。歸屬感 我屬於,故我在(1)
我因為住在鄉下,每天必須開車經過幾條鄉間小路才能上到高速公路去上班。這些小路依然保有它慣常的悠緩步調,有時候實在有點慢。一個美麗的夏日早晨,我發現自己開在一臺曳引機後面,車上的男人每隔二三十公尺就停下來跟人聊天,而這條蜿蜒的小路太窄,我無法超前。雖然他每次停下只有幾秒鐘——打個招呼,換個小道訊息之類的——但已夠我緊張的了。我不知道他能跟那些人聊什麼,不過顯然都不是緊急的事情。而跟在他身後的我因為趕著上班,只能一面發火一面等著他結束談話。我不能按喇叭催他——在這種地方按喇叭,別人會認為你沒有禮貌,要不就是神經
《仁慈的診所》 第6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