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足跡 永久書架

第28部分 (第1/4頁)

指環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筆趣閣小說www.biqugexs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透著不少當年的原汁原味。

出雨兒衚衕向北走不遠,路西就是帽兒衚衕。在衚衕口的介紹牌上清楚地寫明瞭,7號至15號院為舊宅院“可園”,35號、37號院為末代皇后婉容故居。或許是與末代皇后有關,在帽兒衚衕遇見高鼻深目、金髮碧眼的旅行者比例明顯比其他衚衕要高不少,無論是三三兩兩步行的,還是單獨一個騎著腳踏車的,這些來北京尋找衚衕往事的外國旅行者,看那臉上的表情顯然是對衚衕進行了一番好奇的探索與穿梭後,接著又產生了不少浪漫的遐想。

現在帽兒衚衕的“可園”被某個法律事務所佔據,矮矮的帶簷粉牆在南邊開了個紅漆小門,透過半扇敞著的小門,可以望見裡面的建築沒有進行重新油彩或其他修繕。“可園”的一組建築群,是清末大學士文煜積累了大量財富,精心修築多年而成的規模宏大的並聯五院和花園,其中的花園雖不大,卻是極為小巧精緻,疏密有致。當然,這座宅院與其他精美的宅院一樣也無法避免幾易其主的命運。但最令人遺憾的是,總體格局儲存完好的“可園”至今一直沒有對外開放,而這被眾多文物專家以及衚衕研究者所期待的“可園”,被給予的是比恭王府花園更具藝術價值的清末京城私家園林的厚望。

由“可園”再向西邊走,路北的35號、37號院就是末代皇后婉容郭布羅氏的家。今日的宅院前只有個“舊宅院”的石牌標記,曬著太陽的修車攤師傅眼皮子都沒抬地說“這裡現在可住著不少人”,那一句外地口音讓人頓時失去了繼續搭訕、探詢的興趣。但在來之前,就知道作為皇后少女時代的住所,在婉容被“冊後”了的幾年內,曾花了不少錢按府第規格大加修繕。聽說這後院裡中國古典園林有著疊石亭榭,還有一面放置在正房的華麗穿衣鏡,據說那可是慈禧太后花了500萬兩白銀從德國購來送給婉容的聘禮。只是這些支離破碎的房屋與記憶,如今同樣是不再輕易示人了,倒是世代住在院裡的老人們時常坐在一塊聊聊,這位“長的還行,人也時尚”彷彿是自己那多年前的老街坊佳人。只是與宣統在大婚後直到吸食鴉片的最後日子裡,這位柔情的、活潑的、端莊的、受西方思想影響的末代皇后婉容,再也沒有回過她在帽兒衚衕裡的孃家。

主要景點(10)

再說這菊兒衚衕,此衚衕是北京首批危舊房改造的物件,在經過了吳良鏞教授設計改良後的古典式四合院,在1992年便獲得了聯合國頒發的“世界人居獎”。菊兒衚衕由此,也開始被越來越多的老外所認知,住在這“類四合院”裡,一是接地氣,二是私密性較強,三是寬敞舒適。這些年不少迷戀京味兒文化的各國老外,更是拉家帶口地在散發著濃濃京味兒特色的平民區裡安下了異國的家。只是這條衚衕曾經顯赫的歷史背景,總是像塵埃一樣飛起、落下、再被人抹去。菊兒衚衕口的介紹牌上清清楚楚寫道:“菊兒衚衕在乾隆年間稱橘兒衚衕,後在宣統時期改稱為菊兒衚衕,當年菊兒衚衕3號、5號、7號和壽比衚衕6號,為清光緒大臣榮祿的宅邸。其中3號為祠堂,5號為住宅,7號為花園,此後7號還曾為阿富汗大使館。”這位曾高呼“祖宗之法不可變”的晚清政客榮祿,據說當年所住的宅邸很大,分為西部的西式樓房,中部的花園,東部的五進四合院,共三部分,其中有意思的是,榮祿的宅邸大部分為小樓別墅式的西洋景。而目前在宅院東南角的“原裝門”上赫然貼著房管所的通知和聯絡電話,裡院三間正房以及東、四廂房和倒座房倒是都還齊全,只是如今的暗淡到底是讓曾經的雕樑畫棟失了氣派。

沿著南鑼鼓巷滿是小酒吧、小咖啡館的巷子一直向南,從東邊數第三條的東棉花衚衕就是中央戲劇學院所在了。校園裡邊練聲的學生正懷揣與戲劇結緣的夢想,或許夢想中還有一份與青春有關的糾葛。只是舊宅主人段祺瑞以及靳雲鵬的故事,在今日絕少被人提起了。中戲北邊的那條叫做北兵馬司衚衕,這小小的一截衚衕在幾年前那會兒火起來,還是因為北兵馬司的北劇場是上演先鋒話劇的主要陣地,近兩年來北劇場因經營不善,也就把劇場名字改成了中戲實驗劇場,可名字一改總感覺似乎是缺了點什麼,就像是這衚衕本身的名字——北兵馬司。明朝時在北部負責地面治安捕盜的稱為北兵馬司,此後這條衚衕的名字也就在兵馬司衚衕、交道口南六條、大躍進路四條以及北兵馬司之間來回更迭了。

南鑼鼓巷緊靠南口東面的第一條衚衕,是炒豆衚衕。炒豆衚衕77號院曾住著一位來自科爾沁大草原的勇士,這位名叫僧格林沁的科爾沁郡王可謂是戎馬一生,勇士總是與驍勇、

《我想看2008年的北京》 第28部分(第1/4頁),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